词条 | 兴隆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兴隆笙元代宫廷宴乐之重要乐器。元初时,西域回回国于中统年间 (1260—1264) 所进献。该笙用楠木做柜以代匏为底托,上竖紫竹管九十支,分为六排,每排十五支。柜外饰有金雕之枇杷、孔雀、竹木、云气等图案。另有二吹口,用时以风箱鼓风,则笙乃奏乐。笙柜上又设有十五个键,以调节音律之高低。因其所奏声调与中原音律不合,世祖忽必烈遂命乐官郑秀加以改造,“乃考音律,分定清浊”。并制二木孔雀,饰以真孔雀羽毛,并设置机械。奏乐之时,一人鼓风箱,一人掌音律,一人控制机械,“则孔雀飞舞应节”。而其音律亦与众乐相合。元世祖将其置于皇宫正殿大明殿之上,凡有大朝会、大宴乐,则奏之,以壮声色。元亡,遂废而不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