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内容与形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内容与形式

美术作品的内容包括题材和主题(参见“题材与主题”条)两方面,它是客体性因素与主体性因素、物质性因素与精神性因素的统一。其中以主体性、精神性因素为主。美术作品的形式,是指它的物质体貌与内在结构。有时把前者称作“外形式”,把后者称作“内形式”。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中,题材(包括情节)具有中介性和双重性,它既是内容的因素,又是形式的因素。
内容和形式是一而二、二而一,相互不能分离的。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彼此都是以对方为存在条件和生命源泉的。一切成功的美术创作,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但在具体的创作中,二者的作用和意义并不完全相等。一般说来,内容是更内在的东西,是作品的灵魂,对作品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形式。美术存在于形式之中,美术的创造性集中在、体现在对形式的创造上。而形式的创造也就是对精神的物化过程。唯有独创的形式,才能成为独特内容的载体。一个缺乏形式感和形式创造力的人,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美术家。在创造过程里,当题材与精神因素已经成熟而形式因素尚且不足的时候,形式的产生就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内容决定形式”的命题是与“形式决定内容”的命题相生相克的,任何片面的理解都有害于艺术的和谐与完满。
作为视觉艺术,美术形式的产生要依靠一定的物质媒介,如建筑需要木、石,绘画需要纸、色与笔等。媒介本身的物理性质和把握媒介的技巧是形式审美特质的来源之一,并间接地影响到内容。人们说“雕刻家用石头和刻刀进行思考”,正阐明了美术的内容和形式与相应物质媒介、技巧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美术品存在的历史长河中,形式比内容往往具有更大的恒定性。某种形式被广大接受者所认可,就可能产生广泛的适应性,从而成为一种模式性的形式。内容的变异,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形式的相应变异,但通常情况下,形式的变异要缓慢得多,而且具有比内容更强的继承性。当某种形式达到相对完满的程度,被奉为规范,这种形式就可能会丧失对新鲜内容的适应力与表现力,就会成为缺乏内在生命的“躯壳”。在这种时候,改革旧形式,创造新形式,就成为时代的迫切课题。

内容与形式

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和外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前者是构成事物诸要素的总和;后者是诸要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内容总表现为形式;形式总是有内容的。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决定着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合适的形式可更好地表现内容,促进内容的发展;反之,则会损害内容。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此时此地是内容,彼时彼地则成了形式。如生产关系对社会形态是内容,对生产力则是形式。反之亦然。事物的内容是多样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一种内容可以有不同形式,一种形式可以适合于不同内容。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这是矛盾的统一。内容易变,形式相对稳定,因而常落后于内容。内容的发展要求突破旧形式,代之以新形式,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