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册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册文帝王行文名称。《明史·职官志》: “凡上(皇帝)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谕、曰书、曰符、曰令、曰檄……下之达上曰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文册、曰揭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 册文用于册立之事。 册文文体名。亦作“策文”、“册书”,简称“册”,是古代皇帝封立或罢免诸侯王及三公大臣的命令。后使用范围扩大,凡郊祀、祭享、称尊、属哀均叫册。郊祀祭享为祝册,上尊号为玉册,立帝,立后、立太子为立册,分封诸侯为封册,悼太子、诸王、大臣薨逝为哀册,赐谥号为谥册,赠号、赠官为赠册,等等。册制始于汉代,用竹简篆字书写,简长2尺,短的1尺。到唐代,改竹简为金玉刻书。其体式一般为先叙功德,后写封赠。“册文”自汉代起至清代止,共沿用两千余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