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业区划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农业区划学principle of agricultural zoning

研究农业生产地域中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进行农业区域划分的学科。农业生产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地域(空间),呈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多种多样,通过对农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深入调查,搜集、整理出详细的资料,分析农业地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揭示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和阐明不同地域中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数量、质量及分布变动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区域划分,可以为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区划学是在总结农业区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92年,德国哈恩(E.Hahn)曾提出把世界划分为6个农业经济类型。苏联在1917年10月革命后,曾多次组织多学科人员进行全苏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农业区划工作,提出多种农业区划与配置方案。1975年《苏联全国土地自然——农业区划》一书,把全苏划为3个带、14个地带、1个区、5个亚区。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沈宗瀚等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分别写出了《江苏省农业区域》、《中国小麦区域问题》等著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于1953~1955年、1963~1966年和1979~1982年进行了全国性农业区划工作。国内外农业区划工作的实践,促进了农业区划学的建立和发展。
农业区划学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学说、劳动价值学说、扩大再生产的理论、生产布局原理、级差地租理论等为其基本理论依据。农业区划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分类区划法、区域对比法、等级评价法、地图分析法、专题调查法、综合分析法、定点监测法、经济效益分区预测法、聚类分析法等。
农业区划学是一门边缘性较强的学科,与农学、地理学、农业经济学、农业工程学、生态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