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50—60年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50—60年代

1949年以后,安徽伊斯兰教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和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废除了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使伊斯兰教基本上走上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协调的道路。50年代初期,全省有清真寺226座,到1963年全省共有开放清真寺152座。


50—6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爱国的广大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发起了反帝爱国运动,清除了天主教会内的帝国主义势力,使我国天主教由帝国主义侵略工具变为中国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事业。1950—1952年,安徽省的天主教外籍传教人员157人先后离境。天主教内积极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合肥、蚌埠、安庆、芜湖、屯溪、宣城、宿县等地先后成立了天主教爱国组织。1958年蚌埠教区自选自圣周益斋为正权主教,他成了安徽第一位自选自圣的主教。1962年正式成立安徽省天主教爱国会,选举周益斋为主任委员,开展了正常的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中,天主教遭到破坏,正常的宗教活动被迫中断。


50—6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基督教沿着三自爱国的道路健康发展。首先对基督教情况进行了调查清理,在各地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先后有外籍教士61人被清理出境。随着反帝爱国运动的进行,省内一些地方教会成立了三自革新组织,积极开展“自治、自养、自传”活动,为中国基督教事业增添了新内容。到1957年,全省共有合肥、安庆、蚌埠、芜湖等13个市、县建立了三自爱国组织。1958年7月,召开了全省基督教代表会议,通过了《安徽省基督教徒爱国守法公约》,成立了安徽省三自爱国会筹备委员会。到1962年12月,在各地三自爱国运动普遍开展的基础上,于合肥召开了基督教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了安徽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选举赵叔平为主任委员,汪其天为副主任委员,潘朴安为秘书长。
这一时期基督教活动基本上是正常的。到1965年,全省有教牧人员151人,堂口195处。“文化大革命”时期,基督教活动陷入停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