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工商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农工商部官署名。清代末置。掌主国家农业、工业、商业政令。《清史稿·职官志六》:“农工商部:农工商大臣、副大臣各1人,左、右丞,左、右参议各1人。农务、工务、商务、庶务4司郎中12人(司各3人),员外郎16人(司各4人),主事18人(庶务6人,余各4人),一、二等艺师、艺士各2人。大臣掌主农工商政令,专司推演实业,以厚民生。副大臣贰之。农务掌农桑、屯垦、树艺、畜牧并隶,通各省水利,汇核支销。工务掌综事训工,制器尚象,并物占各省矿产,设法利导。商务掌埠市治教,励民同货,修订专利保险约章,稽颁保护诉讼禁令。庶务掌章奏文移,计会本部收支,籍纪员司迁补。艺师、艺士掌治专门职业。所辖:农事试验场、工艺局、劝工陈列所、化分矿质所、度量权衡局、商标局、商律馆,俱遴颛业者分治其事。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设矿务铁路总局,寻复设农工商总局,令大臣综之。二十九年,设商部,省铁路矿务总局入之。置尚书、左右侍郎、左右丞、参议各1人,司务所司务2人。设保惠、平均、通艺、会计4司,置郎中、员外郎、主事各2人。其冬,复省工部人之。三十二年,更名农工商部,改平均司为农务(以户部农桑等事隶之),通艺司为工务(以铁道等事划归邮传部),保惠司为商务,增置郎中各1人,员外郎、主事各2人。并司务厅会计司为庶务,省司务2人,增郎中1人,员外郎2人,主事4人。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