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民消费支出中商品性支出情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农民消费支出中商品性支出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民货币收入不断增加,商品性的消费已占主导地位,生活消费逐渐商品化。
1954年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品支出为62.17元,其中,商品性支出19.8元,自给性支出42.37元,分别占生活消费品支出的31.85%和68.15%;1965年农民家庭人均消费品支出92.9元,其中,商品性支出38.74元,自给性支出54.16元,分别占41.7%和58.3%;1978年商品性支出占43.32%,自给性支出占57.17%;到1992年商品性支出达59.45%,自给性支出为40.55%(表8-1-12)。

表8-1-12 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品支出情况

年度合计商品性
支出(元)
自给性
支出(元)
商品性支出
比重(%)
自给性支出
比重(%)
1954年
1965年
1978年
1985年
1992年
62.17
92.90
100.49
289.66
455.25
19.80
38.74
43.32
163.78
270.65
42.37
54.16
57.17
125.88
184.60
31.85
41.70
43.11
56.54
59.45
68.15
58.30
56.89
43.46
40.55


从农民家庭人均消费品商品性支出构成看:食品由1954年的11.36元,上升为1992年的137.12元,增长近11倍;衣着由1954年的5.08元,上升到1992年的35.08元,增长5.9倍;住房由1954年的0.55元,上升到1992年的46.82元,增长84.13倍;燃料由1954年的0.97元,上升为1992年的2.88元,增长1.97倍;用品及其它由1954年的1.84元,上升为1992年的47.75元,增长25.49倍。从农民家庭人均消费品商品性支出构成的变化中可以看出,50年代初,安徽省农民家庭人均消费品商品性支出构成的排列次序是:食、衣、用、燃、住;到90年代初,排列次序变为:食、用、住、衣、燃;而从增长的速度上看,农民用于住房消费支出增长最快,其次是用品。燃料方面的支出增长速度最慢。这些变化表明农村经济由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表8-1-13)。

表8-1-13 农民家庭人均商品性支出构成 单位:元

年度合计食品衣着住房燃料用品及其它
1954
1965
1978
1985
1992
19.81
38.74
43.32
163.78
270. 65
11.36
21.55
25.20
69.30
137.12
5.08
9.02
10.17
28.58
35.08
0.55
1.61
3.27
36.35
46.82
0.97
1.05
1.53
1.91
2.88
1.84
5.51
3.51
27.64
48.75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