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冬心先生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冬心先生集诗别集。 清金农(1687—1763)撰。四卷。农字寿门,又字司农,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心出家庵粥饭僧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好游历,不屑仕进,与郑燮等并称“扬州八怪”。工书画、喜收藏金石文字、善诗文。该集冠有自序、作者小像等,附冬心斋砚铭一卷,共收古今体诗三百三十余首,按年编次。诗作约始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止于雍正十一年(1733)。其诗多交游、怀人之作,亦有表现对现实不满及不愿同流合污思想之诗,如《感春口号》、《孤蝉》等。其诗不为时俗所染,自出机杼,格调奇逸。有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南京图书馆藏雍正刻本影印本,同治七年至光绪六年(1868—1880)钱塘丁氏刻本,光绪九年(1883)八千卷楼刻本。 冬心先生集四卷。清金农(1687—1763)撰。金农,字寿门,又字司农,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于书画金石皆有造谐,乾隆时被荐博学鸿辞,不就。因久寓扬州,故与罗聘、郑燮等并称 “扬州八怪”。著作有 《景申集》、《广陵般若庵》等。是集为金农诗集,凡四卷。初刻于雍正十一年 (1733)。首有金农自序。集中所作盖始于康熙五十五年 (1716),止于雍正十一年(1733),按编年排列。其诗自出机杼,以李商隐、陆龟蒙为借鉴,既能倾泻胸臆,而又深于比兴、格调奇逸。还清楚地表现出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及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属难能可贵。诸如“莫怪撩衣嫩轻出,满山荆棘较花多”(《感春口号》),“枵腹无全饱,枯形非一朝。遗荣守清节,不共侍中貂”(《孤蝉》)之类,皆可见其志趣。此书最早版本是雍正十一年(1733)鲍钞出资刊印本 (现藏南京图书馆),以后陆续有清同治七年(1868)至光绪六年 (1880)钱塘丁氏刻本,宣统二年(1910)北京书印公司石印本。今本有1979上海《历代书画诗文集》影印本,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雍正原刻本影印后附 《冬心斋研铭》本。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