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冷疗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冷疗法lengliaofa

冷疗法是在皮肤或粘膜上应用寒冷刺激治疗疾病的方法。冷疗法所用寒冷使局部组织温度下降而不引起损伤,因此不同于冷冻疗法,也不同于降低全身体温的低温疗法。我国古代医学上认为阳症用冷疗法可消肿止痛,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述了冷疗法。19世纪初国外外科医师即用冷疗法止痛、缓解肌肉痉挛及止血。目前西欧、北美广泛应用冷疗法治疗矫形外科疾病、创伤、风湿性疾病及神经痛。冷疗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快速的神经反射或缓慢的体液途径而实现的,体现在消炎消肿、解痉、镇痛、抗高热等几个方面。另外,饮用冷水或其他方法使胃内冷却时,可减少胃内血流量,抑制胃的分泌,减弱胃的活动,所以胃出血时可用胃内冷疗法止血。常用的冷疗方法有:
❶冷敷法,用毛巾放入含有碎冰块的冷水中浸湿,拧除多余的水分,放置于局部。最初每隔1分钟更换1次,以后每隔2~3分钟更换一次,全部治疗时间20~30分钟;也可用特制冰袋内装冰块放置于治疗部位15~25分钟,或用冷褥垫、冷毯等。
❷冷水浴,分全身与局部两种。全身冷水浴,浴盆中充以20~22℃的冷水,病人坐于浴盆中,浴水高度以达病人腰部为宜,治疗时间10~15分钟。局部冷水浴即在适当容器中加入含有冰块的冷水,水温10~17℃为宜,治疗时将病变部位浸入15~20分钟。冷水浴治疗时,要经常搅动浴水,以免接触体表的浴水形成温热层影响寒冷刺激。
❸冰块按摩,将用毛巾包裹的冰块直接接触于治疗部局部皮肤,并在病灶区及其周围进行环形移动,直到病灶区感觉麻木为止,一般约需5~7分钟,这期间病人先有冷感而后发热,继之发痒,最后麻木。
❹冷喷射法,利用喷射装置将致冷剂喷射于病灶区及其周围皮肤,致冷剂多采用氯乙烷或氟甲烷。一次治疗喷射三次,每次5秒,间隔0.5~1分钟。皮肤有破损者不宜采用此法。面部应用时要注意保护眼、耳、鼻及口部。
❺冷灌注法,用冰水灌肠、清洗阴道等。
❻循环冷却法,用细的软导管绕制成盘状或帽状置于病灶体表或颈部,或用冷垫、冷毯连接于冷液泵,使冷液循环以达到致冷目的,也可将细软的导管送入体腔,然后于导管中通以循环冷水进行冷却,如闭式胃囊冷却压迫法。治疗时间因患者的耐受和治疗的病理情况而不同。个别病人冷疗时可出现全身瘙痒、面部发红、寻麻疹、关节痛及血压下降等冷变态反应,应停止冷疗。冷疗的适应症为:急性创伤如捩伤、扭挫伤、撕拉伤、矫形外科术后,急性刺激期关节病,肌肉挛缩,急性腰痛、疖肿,蜂窝组织炎、内脏出血、高热、中暑等。禁忌证:感觉障碍部位、静脉回流障碍部位、闭塞性动脉疾病和脉管炎、硬皮病、雷诺氏病、老年人、婴儿、身体虚弱者等对冷过敏或不耐冷者。

冷疗法

是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用于身体局部或全身皮肤的一种治疗方法。冷可以使血流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促进凝血而起到止血作用,常用于鼻出血、扁桃腺术后及扭伤的早期;用冷还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血管收缩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又可以减轻由于组织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冷可以减少局部血流,降低细菌的活力和细胞的代谢,因而可以抑制炎症和化脓的扩散;冷直接与肌体皮肤接触,可通过物理作用(热传导与蒸发)使体温下降。常用于高热与中暑者;又如脑外伤、脑缺氧时可用于局部或全身降温,减少脑细胞耗氧量,有利于机体的恢复,常用的局部冷疗法有
❶冰袋(冰囊、冰帽):将冰砸成小块,放在盆中用水冲去凌角(以免损伤冰袋或刺痛病人)后,装入冰袋不要太多排气后将盖拧紧,检查无漏水后放入套内置于所需部位。冰块融化后需要时可重装,注意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
❷聚乙烯醇冰袋:此种冰袋平时存放于冰箱中,需要时取出使用方便,每30~60分钟更换一次,用完将冰袋浸于消毒液中消毒后再放回冰箱冷冻室中保留备用。常用的全身冷疗法有酒精擦浴和温水擦浴。
❶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因酒精有较强的挥发性,在皮肤上蒸发时可带走大量的热,同时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降温效果较好。常用浓度为30~50%,200~300毫升盛于治疗碗内用纱布或小毛巾擦拭,擦拭前先将冰袋放在病人头部,以助降温,并可防止擦浴时表浅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头部过多引起脑充血。擦拭的顺序是用拧至半干的小毛巾(或纱布)自颈向下擦拭经臂外侧至手背,同时用另一手轻轻按摩,再换一小毛巾自腋下擦拭经臂内侧至手心共3分钟。同法擦拭和按摩另一臂,协助病人侧卧擦拭背部,自颈向下擦拭全背部,同时用另一手轻轻按摩共3分钟,下肢自髋经腿之外侧至足背;自腹股沟经腿之内侧至脚心;自臀下经腘窝至足跟,分别擦拭和按摩共3分钟。同法擦拭和按摩另一腿。全部擦拭时间为15~20分钟,擦拭后用大毛巾擦干皮肤换上干净衣裤,半小时后测试体温看是否下降,如体温降至39℃以下,即可停止使用头部冰袋。擦拭过程中如发现病人寒战、面色苍白等立即停止。擦拭时应注意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以免受凉。擦拭颈部、腋下、腹股沟、腘窝等部位时应稍停留或反复擦拭几次,可提高疗效,应注意有些部位禁忌用酒精擦拭,如擦胸部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部可导致腹泻,枕后部的延髓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的中枢,过冷可引起不良后果;脚心对冷比较敏感可引起产热增多影响散热。
❷温水擦浴:用32~34℃低于不感温(33~35℃)的水擦浴,以达到降温目的,多用于老年人、体弱高热不退者,操作方法与酒精擦浴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