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凌濛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凌濛初1580—1644LingMengchu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湖州)人。18岁补廪膳生,55岁以优贡授上海县丞,63岁任徐州通判,分署房村。65岁,在房村与农民起义武装对抗,呕血而死。 凌濛初1580—1644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十八岁补廪膳生,五十五岁以优贡授上海县丞,六十三岁任徐州通判,分署房村。六十五岁,在房村与农民起义武装对抗,呕血而死。凌濛初著有拟话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戏曲 《虬髯翁》、《颠倒姻缘》、《北红拂》、《乔合衫襟记》、《南音之籁》等。凌濛初还是明末有名的刻书家,所刻小说戏曲,用朱墨套印,并附插图,号称“善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共收拟话本小说七十八篇。其中绝大部分是他根据“古今所闻”“演而成说”的创作。“二拍”取材较为广泛,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描写了明代市民阶层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有些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较深刻地反映了晚明社会现实。凌濛初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话本形式进行创作,对明清拟话本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凌濛初1580—1644明文学家。字玄房,号初成;又名凌波,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崇祯初,任上海县丞、徐州通判等职。仇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献《剿寇十策》,后在房村镇压起义军,为起义军包围,呕血而死。著作很多,有诗文集《国门集》、《言诗翼》等,曲论《谭曲杂劄》、《曲律》,杂剧、传奇、散曲若干,又编曲选《南音三籁》。代表作为其编著的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世称“二拍”。 凌濛初1580—1644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少壮时不得志,以著述刻书为生。所刻小说、戏曲及杂书,工艺精美。他55岁以优质授上海县丞,63岁任徐州通判,并分署房寸。参与镇压农民起义,曾在何腾蛟幕下献“剿寇十策”,后被李自成军困于徐州,呕血而死。一生著作丰富,以小说成就最高。他和冯梦龙同是提倡通俗文学的代表,继冯梦龙编“三言”之后,编刻《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世称“二拍”,其中实有小说78篇。“二拍”在艺术上特别善于组织情节,多数篇章有一定吸引力。他的小说取材不是来自于现实生活,而是取材于古今书籍,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宣扬明教,所以其小说中消极落后的成份不少。但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他的杂剧曲词流畅,情节曲折。杂剧有《虬髯翁正本扶余国》、《识英雄红拂莽择配》等;诗文集有《国门集》、《言诗翼》、《诗逆》等;学术性著作有《诗经人物考》、《圣门传诗嫡冢》等多种。凌濛初是我国创作拟话本小说最多的一位作家。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