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凝聚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凝聚力ningjuli

群体吸引其成员继续留在群体内的力量。也称内聚力或凝聚性。凝聚力是一个群体存在的心理条件。如果一个群体丧失了凝聚力,那么即使这个群体形式上仍然存在,它也很难顺利地执行其社会功能。因此,凝聚力对于一个群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凝聚力的群体,其成员会有强烈的“我们”的集体意识,会对自己是该群体的成员而感到高兴,群体成员的身分也会成为他们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构成部分。
心理学家科林斯等人研究发现,高凝聚力的群体有这样几个重要特点:❶群体成员经常参与群体的共同活动。心理学研究发现,凝聚力的本质,是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而这种联系必须通过目的共同的活动来建立;
❷群体成员有经常的沟通。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愈多,意味着成员间的情感联系也越丰富。因而凝聚力同群体成员间沟通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
❸接纳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人际关系的性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只有当人际关系是积极的时候,自己接纳别人,同时又为别人所接纳,双方之间的情感才是积极的,才能成为吸引自己留在群体内部的力量;
❹高满意度和高士气。人在本质上是目的定向的动物。人参与某一群体,必定是该群体在某一方面可以满足其需要。当一个群体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使人们不满意时,这个群体也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在心理学中,士气是指群体气氛或群体成员的主导情绪倾向而言的。在这里,高士气是高满意度及以上几个特征的自然结果;
❺群体成员之间彼此之间有着强烈影响。由于高凝聚力群体成员对群体怀有“我们”的情感,因此,这类群体的成员往往有着强烈的群体一体化意识。他们对于其他成员有益或有损于群体的行为也更为敏感。此外,群体成员间的彼此影响也是经常性共同活动和沟通的自然结果,是丰富的人际情感联系的自然结果。
心理学家谢立夫等人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群体来说,增加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多组织目的共同的活动,多增加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机会,使他们在共同生活中建立丰富的情感联系。此外,群体间的竞赛也是增强群体成员对群体隶属意识的有效途径。但这种方法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竞赛可以转化为竞争,导致不同群体成员之间出现敌意乃至仇恨。
群体凝聚力可以通过社交测量法来进行测定。通过让群体成员在某些活动上的选择关系,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群体的凝聚力状况、群体中小群体的分化及每一个群体成员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状况。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群体凝聚力方面的知识显然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班集体的高凝聚力是其他一切教学教育活动成功的前提。参照以上高凝聚力群体的特点,教师可以鉴定自己主管的班集体的凝聚力状况(也可通过社交测量法来进一步了解),还可以根据以上的方法来自然地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使班集体成为学生向往的群体。无疑地,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热情将会更加有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