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凡尔登条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凡尔登条约Fanerdeng tiaoyue查理曼大帝之孙签订的划分领土的条约。查理曼大帝死后不久,他的三个孙子发生火并。在“三败俱伤”,均无法取胜对手情况下,兄弟三人:罗退尔、日耳曼路易、秃头查理于公元843年在凡尔登(今法国东北部)签定凡尔登条约。条约将帝国3分。老大罗退尔获得包括意大利在内的狭长地带的法兰克中部地区(后发展成为意大利),称中王国;老三日耳曼路易获法兰克东部莱茵河与易北河之间的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后发展成为德意志);老四秃头查理获得西法兰克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后发展成为法兰西)。老大罗退尔虽然承袭帝位,但对其两位兄弟并无多少约束力。凡尔登条约的签定奠定了近代意大利、德意志和法兰西三个国家的雏型。 凡尔登条约查理大帝三个孙子于公元843年在凡尔登签订的瓜分帝国的条约。按约,路易领有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查理得些耳河、马斯河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东西法兰克王国之间地及意大利属罗退尔。近代德、法、意三国雏形由此奠定。 凡尔登条约843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订的划分领土的条约。规定: 长孙罗退尔承袭皇帝称号,辖从莱茵河下游迤南,包括罗尼河流域,直到意大利中部地区,但对其两个兄弟无约束力;路易 (日耳曼人)领有莱茵河以东土地,称东法兰克王国;查理(秃头)分得些耳德河、缪司河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自从该条约分割查理帝国以后,近代西欧三个主要国家的疆域开始形成。罗退尔领地的南部形成意大利,东法兰克王国发展为德意志,西法兰克王国发展为法兰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