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凤首箜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凤首箜篌其形制与竖箜篌相同,因饰以凤首而得名。原是印度弓型竖琴维纳。约于东晋初传入中原地区。《新唐书·骠传》: “雍羌亦遣弟悉利移城主舒难陀献其国乐,至成都,韦皋复谱次其声。……有凤首箜篌二: 其一长二尺,腹广七寸,凤首及项长二尺五寸,面饰虺(hui)皮,弦一十有四,项有轸,凤首外向;其一顶有条,轸有鼍(tuo)首。”隋唐时用于天竺、高昌、高丽、骠国等乐。明代以后渐少使用,以至失传。新疆*克孜尔石窟、伯孜克里克石窟壁画中有其图像。今缅甸仍有流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