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凯恩斯主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凯恩斯主义kaiensi zhuyi

英国凯恩斯所创立的并为其追随者所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于本世纪30年代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而产生。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卡恩、琼·罗宾逊、哈罗德和卡尔多等,美国的汉森、萨缪尔森、克莱因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针对英国的经济困境,就提出以国家干预经济代替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193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中资产阶级国家的“反危机”措施,从理论上加以总结。他所提出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张是:一个国家的就业量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有效需求则是由消费(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与投资(扩大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共同构成的;生产停滞、萎缩和经常存在较多失业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即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不足。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即资本家进行投资预期可能得到的利润率)的突然下降,使得投资迅速减少而造成的。凯恩斯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19世纪曾有过的那种可以获得足够利润的投资机会已随着积累的增加而日益枯竭。因而单纯依靠企业家的投资已不能提供足够的有效需求以保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由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扩大刺激有效需求。所以,凯恩斯主张国家直接进行投资;增加公共开支、政府采购,并对资本家实行补贴、减税,以刺激私人投资。为此他公开鼓吹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等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他的理论成为许多资产阶级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些政策虽然在战后50~60年代对刺激经济增长、缓和经济危机、减少失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没有也不能解决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终于在70年代出现了物价高涨和大量失业并存的“滞胀”现象。对此,凯恩斯主义者既无法作出自圆其说的解释,更提不出可行的政策,连他们自己也哀叹凯恩斯理论出现了危机,需要重新加以诠释和修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