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凯恩斯革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意指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以往 “一切世界经济危机中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这次大危机,使资本主义社会陷入 “全部毁灭” 的危险境地。面对这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传统的自由放任理论失灵了。为了摆脱经济和经济理论的这种困境,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纷纷出谋划策,抛弃原来的理论。作为他们中的突出代表的凯恩斯提出了一整套由自由放任主义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主张,使资产阶级经济学从以马歇尔学派自由放任为基本内容的价格分析微观经济学中摆脱出来,建立了以需求管理的政府干预为中心思想的收入 (就业、产量) 分析宏观经济学。其主要内容有:
(1) 在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方法上进行了 “革命”,摒弃了传统理论把资本主义歌颂成完美无缺的说教,承认资本主义还有失业和分配不均的 “缺点”,承认失业问题严重。在战略思想上也发生了 “革命”,把保证充分就业、消除经济危机和促进经济增长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这就改变了传统经济不强调物价稳定的战略目标。
(2) 在理论上对萨伊定律进行了革命,摒弃 “供给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以及否认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这种传统理论。凯恩斯明确承认经济危机和严重失业的现实,把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等“三大心理规律” 和货币数量所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
(3) 在政策上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理论进行了革命。认为在自由放任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不能达到充分就业。主张扩大政府机能对经济进行干预,认为这是可以使现行经济制度免于“全部崩溃” 的惟一办法。
(4) 在经济政策的具体运用上,提出膨胀性的财政政策; 扩大政府支出,赤字预算和大量增发公债,对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量入为出、力求节约开支和收支平衡的论点进行了革命。把财政政策视为“反危机” 的根本措施。在货币方面,提出了 “半通货膨胀” 的价格一般理论,对货币数量说进行了革命。同时他把原来居首要地位的货币政策使之退居辅助性的次要地位。
(5) 在分析方法上,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研究总就业量、总生产量和国民收入及其波动的原因,以区别研究单个商品、单个厂商、单个消费者之经济行为的微观经济分析。
凯恩斯革命宣告了自由放任的终结,否定了萨伊定律,把需求摆在了优先地位,认为经济生活无法保障充分就业,不充分就业是生活的常态。因此,诸如应当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经济活动,就业量由什么决定,这些问题是没有答案可寻的。凯恩斯经济学正是沿这一思路展开的。在这种意义上,人们认为凯恩斯理论具有革命性,其革命意义在于阐明一个社会的宏观经济中总供给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