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替代战略export substitution strategy
优先发展本国的非传统出口产品,如加工的初级产品、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等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的在于面向国外市场,鼓励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其手段主要是在汇率、税制和信用上给予出口工业以较多的优惠和支持。经济落后的国家实施出口替代战略,需要一定的先决条件,如国内某些工业部门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充裕而熟练的劳动力,有邻近的国外市场并有较密切的经济联系,产品有一定的竞争力,政府有一套鼓励出口的政策等。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产品加工面向出口;第二阶段是制成品替代出口,其中又可分为轻纺工业成品出口和重化工业成品出口两个阶段。
出口替代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亦称 “面向出口” 工业化战略,就是使本国的工业化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
发展出口替代工业的主要依据是: 可以利用本国自然条件好或劳动力便宜等优势,发展劳动富裕型的技术先进的产品,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出口的扩大可以增加就业,提高人均收入,促进工业基础的加强和整个经济工业化,可以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产业结构高级化; 由于出口替代主要是加工工业和制造业,扩大出口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此外,出口替代工业的发展还可以克服进口替代工业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从目标上看,出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是为了实现全面工业化和加速经济增长。
出口替代战略一般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 主要以发展加工工业和一般消费品为主。高级阶段: 以生产机器设备、机电、电子仪器、机械工具、高技术产品为出口替代。
从类型上分,出口替代战略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出口鼓励与国内生产 (与出口相联系的) 并举型的出口替代战略;另一种是坚持出口扩张型,即一切以扩大出口为主。
出口替代工业的发展一般可采用外商独资、合资、侨资办厂、补偿贸易、来料加工、来样加工、设立加工出口特区、在国外办企业、劳动出口等多种形式。
当然,出口替代战略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1) 发展出口替代工业常常受到资源、技术、投资、人力资源等条件缺乏的限制,使出口替代工业难以建成,或难以产生应有的效率。
(2) 产品出口受到国际市场的限制。
(3) 一些出口替代部门受到关税保护和价格补贴优惠,生产效率低下,成本与价格很高,缺乏国际竞争力。
(4) 过度发展出口替代部门,会造成国内市场生产产品的部门资源和资金缺乏,形成畸形经济。
(5) 出口比重过大会使一国经济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的波动会引起国内经济发生更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