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出师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出师表

散文。三国蜀诸葛亮作。分前后两表,后表人多疑为伪作。是诸葛亮率军击魏出师前给后主刘禅的奏表。分析历史教训,劝导后主“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励精图治,表达自己为“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衷诚。文笔千回百转,情感炽烈,结构谨严,用语恳切。

出师表

三国蜀诸葛亮著。诸葛亮出师征魏,以图中原,出师前上表于后主刘禅。表凡二上,故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之谓。《前出师表》,劝诫后主发扬“先帝遗德”,用贤纳谏,刑赏无私,“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对宫中营中之事做了周密安排,反映了他无限的内顾之忧。《后出师表》,分析伐魏弱不胜敌,“然不伐贼王业亦亡”的危难形势,力陈“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道理。表中有“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前表亦有“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等语句。表现了作者尽忠报国的赤诚之心。

《出师表》

三国·蜀诸葛亮撰。本文写于公元277年,此时作者欲率兵北伐,这份文表是出发前写给后主刘禅的。文章的大意是,希望刘禅不要忘记先主刘备的遗愿,要亲贤能,远奸佞,励精图治,共谋大业,与此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北伐中原的坚定信念。文章思考缜密,议论风发,反映了一个大政治家的深谋远虑;而剖肝输胆,义薄云天,又体现了一个老臣对国事的拳拳之忠。可谓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谨处似辩士说秦,逻辑森然,不容置喙;动情处则如渐离击筑,慷慨苍凉,催人泪下。另外,本篇在语气的把握上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一般说来,臣下对皇上的文表,在态度上往往过分卑下与委琐,这样,就很难达到自由的境界;本篇则不同,它不断地变更自己的角色,以达到整体的效应,忽而如严父教子,忽而似挚友话旧,忽而又以老臣的身份,作出无情的剖析。无疑,这种角色的复杂性很符合作者与刘禅特殊的关系。

出师表

三国蜀诸葛亮作。传世有前后两表。前表作于蜀建兴五年,当时刘备已死,刘禅即位,诸葛亮率军驻守汉中,准备北上击魏,行前上此表。后表相传作于次年十一月,陈述出兵伐魏的必要和决心。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出于后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