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分离焦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分离焦虑亦称“分离不安”,婴幼儿被迫离开母亲时的紧张表现。研究者认为分离焦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分离焦虑fenli jiaolu儿童与他所依附的人或最初照顾他的人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婴儿与母亲或照顾他的人分离时,面对的是不熟悉的或不能理解的事件,使其失去舒适和满意,打乱其原有的依恋,就会表现出苦恼的情绪和不安的行为。儿童后来所面临的环境事件越熟悉,分离时的焦虑就越弱。婴儿从依恋转变为分离后不依恋,通常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动抗议。分离后的头两天,婴儿用哭闹、寻找和摇床等行为表示反抗,想方设法让母亲归来。第二阶段是失望。婴儿不再哭闹,不理睬他人,表现为悲哀、退缩和无助,有时对新的照顾者表现为愤怒和仇视。第三阶段是不依恋,忘记最初所依恋的人,即使原先的依恋者归来,也不纠缠,开始建立新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分离焦虑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下半年比上半年更为严重。为了减轻儿童的分离焦虑,应尽可能在7个月以前让儿童建立多重的依恋关系,以便在主要照顾者离开时易于为他人所替代。 分离焦虑Fenli jiaolu婴儿与其亲人分离时不安、痛苦的情绪表现。一般在出生6个月到4岁这段时期出现。分离焦虑一般经历3个阶段:❶反抗阶段。婴儿采用一切办法试图使和他分离的亲人回到自己身边,如大哭大闹、坐在地上四肢乱动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