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列女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列女传

书名。❶西晋皇甫谧撰。6卷。谧,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字士安。著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是书今存1卷,收入《绿窗女史》、《五朝小说》、《说郛》。
❷西汉刘向撰。15卷。亦称《古列女传》,今有7卷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四库全书》、《四部丛刊》; 清任兆麟辑本1卷,收入《述记》。
❸《隋书·经籍志》还著录有赵母注《列女传》7卷、高氏《列女传》8卷、綦毋邃《列女传》7卷、曹植《列女传颂》 1卷,并佚,亦无辑本。

列女传

亦称《古列女传》文集。西汉刘向(约前77—前6)撰。七卷。向有《新序》已著录。是编原七篇,另颂文与图各一篇。东汉班昭厘为十四篇。并增陈婴以下十六传。今本系宋人王回重订。分母仪、贤名、仁智、贞顺、节义、辨通、㜸嬖七类。类各一卷,卷各十五人,原颂义分附各类之末。无颂义之文及后于刘向所作二十传,另为一卷作《续列女传》。本书有感于成帝后宫之事而作。颂上古至汉代妇女典范之德业懿行,才情卓识及奇节异行,可与史传相参。叙事简洁,文字古雅。是儒家妇道教本之一,对后世文学历史都有一定影响。有《四库全书》本、《国学基本丛书》本。有近人陈汉章《列女传校补》传世。

列女传

是专门记载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史书。列女传这个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编撰的 《古列女传》,记事上起尧舜,下至西汉,现存七篇,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孽嬖,共记载一百二十七个列女事迹。以后正史中 《后汉书》、《晋书》、《魏书》、《隋书》、《北史》、《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及《清史稿》都有列女传史目条例,记载人数从几十至几百不等。列女传的主要内容是记载女性专守贞操,严守女教伦理的事迹,特别是宋、元、明、清时代的列女传,专门记载的就是守贞节的烈妇贞女,内容律一,数量繁多,是中国女性史上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单从内容上讲,列女传记载的事迹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明史·列女传序》 中说:“刘向传列女,取行事可为鉴戒,不存一操,范氏 (指《后汉书》作者范晔)宗之,亦采才行高秀者,非独贵节烈也。”而到魏隋而降,“史家乃多取患难颠沛,杀身殉义之事”(《明史·列女传序》)。到明清就“胥以至奇至苦为难能”了(《明史·列女传序》)。列女传宣扬男尊女卑,女性必须独守贞节,以符合封建人伦规范,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它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妇女思想观念史,比较枯燥的记载中无不渗透古人的婚姻、伦理、节烈观念,锻铸着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取向,反映父系传统文化氛围下女性被压抑的历史发展轨迹。

《列女传》

中国古代记载妇女传记和儒家训诫妇女语言之书,共7卷。据传作者为西汉刘向。刘向(约前77—前6),经学家、文学家,江苏沛县人,曾在汉宣帝、元帝、成帝之世为官。成帝时,外戚王氏专权,成帝诏刘向领校儒学经典著作以正朝纲。刘向在完成这个工作的同时,编辑诗书所载历史上贤妃、贞妇的故事以及先儒关于纲常伦理的训诫,集成《列女传》,共7卷。东汉有人做《续列女传》一卷,作者存疑(或曰班昭,或日项原)。至此,《列女传》共成八卷,分为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嬖慈等类,介绍在以上几个方面符合纲常伦理的女性典范105人的事迹,宣传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等封建意识。该书始在宫廷,后在民间有广泛流传,是许多士大夫家庭进行家庭教育的教材之一,其中许多故事则在民间口头上传播,影响极大。

列女传

汉以前妇女传记集。八卷。西汉刘向著。刘向(约前79—前8),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楚元王刘交的后代,经历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历任郎中、给事黄门、散骑谏议大夫、宗正给事中、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屡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是西汉著名学者,成帝时曾奉命校阅群书,整理古籍,写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著有《洪范五行传》、《五经通义》、《新序》、《说苑》等。《列女传》记载了古代自有虞二妃以来百余名著名妇女的事迹。
刘向撰《列女传》,正当汉成帝间赵飞燕姊娣嬖宠之时,意在讽谏时政。《汉书·刘向传》载:他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隋书·经籍志》杂史类著录此书十五卷,注曰:“刘向撰,曹大家注。”此书屡经传写,至宋已非原本之旧。曾巩《校书序录》称:“曹大家所注,离其七篇为十四,与颂凡十五篇,而益以陈婴母及东汉以来凡十六事。”嘉祐年间,苏颂复定其书为八篇,与十五篇并藏于馆阁,故北宋时即有八篇与十五篇二本。清代所修《四库提要》,作《古列女传》七卷,《续列女传》一卷。前七卷刘向撰,所续一卷系后人补益。
今本刘向所撰七卷,每卷十五人,共一百零五人,每则之后均有“颂”,加以赞语。书后《续列女传》一卷,共列二十人,卷后无颂。此书将列女分作七类加以叙述,具体为:“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孽嬖”。从这些名目看,其中除第七类外,大都有褒无贬,所载妇女事迹也多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准则。虽说该书旨在宣扬封建礼教,所谓“以著祸福荣辱之效,是非得失之分”(徐坚《初学记》引《七略别录》),但刘向能把百余名古代著名妇女的事迹,“种类相从”的搜集编排起来,加以比较详尽的叙述,也自有其价值。书中所载有的妇女关心政治,有的妇女聪明机智,以及她们的奇节异行等等,就从各个侧面反映出古代妇女的风貌。她们一些好的言行,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为教育孩子而注意环境的影响,也能给人以启发和教育。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列女传》也可稍微提高人们对于妇女的认识。因而此书在传记史籍中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影响。后来范晔的《后汉书》中就有《列女列传》,以及不少史书都有记载妇女活动的专栏,从而创立了重视妇女历史地位的先例。原书到晋朝,又得名画家顾恺之为之绘图列像,更增强了其传播的力量。
较好的有《四部丛刊》本,系据明刊有图本影印。清代还有两位女史学家王照圜和梁端为之作注,分别撰有《列女传补注》和《列女传校注》,然二书皆无图。《四部备要》中所收的即是梁端的注本。

列女传

(汉)刘向撰。7卷。又《续列女传》1卷,著者不详。共记105名妇女的事迹。

列女传

一名《古列女传》。西汉刘向编撰。现存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等七传及续列女传计八卷,并有小序与颂。前七卷除首卷母仪传只有十四篇外,均有十五篇传记故事。续列女传有二十篇传记故事,其中陈婴以下十六篇非刘向原书中所有。刘向编撰本书的目的,如重订本书的宋代王回所云:“汉承秦之敝,风俗已大坏矣!而成帝后宫赵卫之属,尤自放。向以谓王政必自内始。故列古女善恶,所以兴亡者以戒天子。”(《古列女传·目录序》,见上海中华书局:《列女传校注》)本书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百余位妇女的道德事迹,宣扬儒家“男尊女卑”、“三纲”、“三从”的伦理思想,其中也有对“助夫举业”、“教子有方”,爱情忠贞、敬养老人以及忧国爱民、无私奉献等妇女美德的褒扬。此书自汉以来广泛传播,是封建社会对女子道德教育的通俗读物。

列女传

汉代史籍,西汉刘向撰,7卷。该书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嬖孽七类,共记105名古代妇女事迹,是我国第一部妇女专史,也是研究汉代长安妇女的第一手资料。今本有后人增补东汉时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