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37 刘向约前77—前6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字子政,本名更名。沛(今江苏沛县)人。宣扬天人感应,认为“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在知行关系方面,提出了“言之者行之役也,行之者言之主也”。“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主张“刘氏长安,不失社稷”。提出“放远佞邪之党,坏散险詖之聚,杜闭群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为“太平之基,万世之利”。建议西汉王朝“援近宗室,亲而纳信,黜远处戚,毋授以政,皆罢令就弟。”主要著作有《新序》、《说苑》、《列女传》 等。

刘向前79—前8;一说前77—前6LiuXiang

西汉学者,文学家。字子政,本名更生。西汉宗室,为楚元王四世孙。历仕宣、元、成三朝,官位不高。元帝时因直谏得罪权贵而下狱,后免为庶人。成帝时曾任光禄大夫,受诏校理群书,官终中垒校尉。
刘向早年以赋闻名,其赋除《九叹》外,今皆不传。其散文主要是奏疏与校书的“叙录”。这些作品“皆本经术”(刘熙载《艺概》),带有浓厚的儒家正统思想,表现了对西汉王朝的忠心和对现实的关切。文中常常大量征引典籍和史实,告诫统治者戒骄防奢,励精图治。文风醇厚深切,平易舒缓。其《谏营昌陵疏》被称为“西京第一奏疏”。叙录则以《战国策叙录》最为有名。但其文中常杂有天变灾异之说,流露出浓厚的经学气和神学气。刘向又著有《说苑》、《新序》和《列女传》。前两种是分类纂集的历史故事和寓言,以阐明治国立身之道,供统治者借鉴。如《说苑》中的“螳螂捕蝉”、《新序》中的“叶公好龙”,都是颇有教益的故事。后者记述了一些具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的女子的事迹,虽带有不少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但有些故事有一定进步意义,常被后人称引。此书对后世影响深远,继作者累世不绝。
刘向校书时,辑有《楚辞》16卷,后经王逸增补注释,名为《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又撰有《别录》,后经其子刘歆修订为《七略》,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明代张溥辑有《刘子政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刘向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今属江苏省)人。西汉宗室,为楚元王四世孙。历仕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官位不高。成帝时曾任光禄大夫,受诏校理群书。刘向早年以赋闻名,其赋除 《九叹》外,今皆不传。其散文主要是奏疏与校书的 “叙录”。这些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儒家正统思想,表现了对西汉王朝的忠心和对现实的关切。其文风醇厚深切,平易舒缓。《谏营昌陵疏》被称为“西京第一奏疏”。叙录则以 《战国策叙录》最为有名。刘向还著有 《说苑》、《新序》和《列女传》。校书时还辑有《楚辞》十六卷,后经王逸增补注释,名为《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又撰有《别录》,后经其子刘歆修订为《七略》,是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刘向前77—前6

汉朝宗室。字子政,本名更生,阳成侯刘德之子。12岁,以父任为辇郎,后升任谏大夫。当时宣帝好神仙方术之事,而刘向幼年就看到淮南王《枕中鸿宝苑秘书》,非常好奇,于是把书献给宣帝,说能化炼黄金。宣帝令尚方主持化炼,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却未成功。刘向下吏当死。其兄阳成侯安民把侯国一半的户口交给国家,才为刘向赎罪。不久,又征刘向受 《榖梁春秋》,参加石渠阁五经讨论会,拜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刘向以宗室明经有行,升任散骑宗正给事中。然而遭到外戚许、史,宦官弘恭、石显的迫害,刘向再次入狱免官。虽然刘向多次上书以灾异言政事,但因石显等专权,他在十多年内都没有被朝廷擢用。成帝即位后,石显等被诛,刘向被朝廷起用,迁光禄大夫。成帝还诏刘向领校五经秘书,拜中垒校尉。刘向曾多次上疏,通过天象异灾指陈朝廷政治,讥刺外戚王氏及在位大臣。成帝欲使刘向为九卿,但因王氏等反对始终不得升迁,前后居列大夫官四十余年。刘向除校编朝廷秘籍,撰成《别录》 外,还著有《洪范五行传论》、《列女传》、《新序》、《说苑》等。

刘向

西汉文学家。所作《九叹》等辞赋33篇,多亡佚。原有集,亦佚。《新序》、《说苑》虽为杂史,但有一定文学价值。《谏营昌陵疏》融情于事,为阴柔之美的代表作。《新序》里“叶公好龙”的故事,已是魏晋小说先声。另有《别录》、《洪范五行传》、《列女传》等。参见“图书馆学”中的“刘向”。


刘向前77—6年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字子政、本名更生,江苏沛县(一说徐州)人。曾任谏大夫、散骑大夫、光禄大夫、领校中五经秘书、中垒校尉等职。熟谙谷梁之学。前26年奉旨整理宫廷藏书,每校 一书,即撰叙录(即提要) 一篇,然后汇集叙录,编成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之一《别录》。为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参见“别录”。参见“文学”中的“刘向”。

刘向公元前77—前6

西汉学者、文学家。字子政,本名更生。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历经宣、元、成三朝,居官三十余年。宣帝时,招选名儒俊才,他以通达能作文应选,献赋颂数十篇,官至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因多次上书弹劾宦官,两次入狱,免官多年。成帝即位后被启用,拜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学识渊博,校书20余年,对古籍整理,保存做出了贡献。并撰成《别录》,后其子刘歆以此为基础撰成《七略》,它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他在文学上以辞赋和散文见长。《汉书·艺文志》载有赋33篇,今已多数不传。仅存《九叹》(载《辞楚》)。其散文今存部分奏疏和典校古书的“叙录”等,著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文章的特点是叙事简约,论理畅达,引证详备,对唐宋古文家有一定影响。其主要著作还有《说苑》、《新序》、《烈女传》等。明人辑有《刘子政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刘向约前77—前6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曾任谏大夫、给事黄门郎、散骑宗正给事中。成帝时迁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用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屡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建议“黜选外戚,毋受以政”(《汉书·刘向传》)。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反对当时的厚葬风气,指出“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汉书·刘向传》),撰《列女传》,倡导妇女道德,重视家庭伦理教育。对文学有很深造诣,所作《九叹》等辞赋33篇,大部亡佚;《五经通义》亦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存一卷。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今存。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12岁时即以父任为郎,年20任谏议大夫,历仕宣、元、成三朝,居官30余年,曾任散骑宗正给事、光禄大夫等职,终中垒校尉,故亦称“刘中垒”。刘向为人简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常以阴阳吉凶论时政得失。曾校书于天禄阁(皇家馆),主持经传、诗赋的校正整理工作达20年之久,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校雠学的创始人。平生著述甚丰,以《新序》、《说苑》最有文学价值。《新序》为历史故事集,以春秋时事为多,利用寓言、比喻等形式来达到讽谏的目的,著名的如“叶公好龙”。《说苑》为分类故事选,共20篇,内容与时政颇相切合,取材通俗、风格朴实。其文多为奏疏及校书后为古书所作的“叙录”。以《谏营昌陵疏》最为有名,融情于事,被视为具有“阴柔”之美的代表作。在经学上,向专治《春秋榖梁传》。所作《九叹》等辞赋33篇,大都已亡佚。明人辑有《刘中垒集》。另有《洪范五行传》、《烈女传》等。清马国翰辑存《别录》《五经通义》1卷。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

西汉宗室大臣,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少以父任为辇郎,初擢谏大夫。宣帝时,选为名儒俊材,进献赋颂。坐铸伪黄金下狱当死,赎出。治《春秋谷梁传》,讲论《五经》于石渠,复官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与萧望之、周堪、金敞同心辅政。他用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 要求斥退中书宦者弘恭、石显,被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复进用,更名向,官光禄大夫,曾屡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并进谏要求停罢营建昌陵,均不被采纳。他为人简易无威仪, 廉靖乐道, 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 或不寐达旦。由于受当政外戚排斥,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终官不过中垒校尉。曾在长安未央宫石渠阁、天禄阁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又曾集合上古以来历春秋战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迹行事,连传祸福,著其占验,比类相从,撰为《洪范五行传论》十一篇,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灾异史。还曾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史著作。所作《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部分已亡佚。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中垒集》。另有《新序》、《说苑》等,今存。又有《五经通义》,已佚,清马国翰《王涵山房辑佚书》辑存一卷。

刘向约前77~前6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初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同父弟楚元王刘交的玄孙。宣帝时,曾任散骑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屡次上书弹劾外戚和宦官,因此两次被捕入狱。成帝时,更名向,任光禄大夫,负责校阅经传诸子诗赋,写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所写序录,多有文采。官终中垒校尉。作赋33篇,今存《九叹》等。散文主要是叙录文字,其中以《战国策叙录》为有名,其文舒缓平易,文字浅显,说理畅达。另有《说苑》、《新序》、《列女传》,均在采集旧闻、搜罗故书的基础上编成,书中保存不少意味隽永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寓言,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