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刘峻462~521

字孝标,平原(今属山东)人,南朝梁学者、文学家。
刘峻家贫,但他喜欢读书,听说别人有异书,必前去借来一读,有“书淫”之称。曾任典校秘书、荆州户曹参军等职,后人又称他为刘户曹。他居住在东阳紫岩山上,就地讲学,很多学者慕名而至,拜他为师。他死后,门人给他取谥号 “玄靖先生”。
刘峻是个无神论者。他在代表作 《辨命论》中认为: “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于冥兆,终于不变。”他所说的 “天命”即指“自然”的必然性。他试图用 “自然”来反对“佛”,用自然命定论来反对佛教的有神论。
刘峻曾为《世说新语》作注。引证资料非常丰富,大大充实了 《世说新语》的内容。由于所引书籍大都亡佚,所以,刘峻的注释资料文献价值很高,为世人所重。明人辑有《刘户曹集》。

刘峻462—521

南朝齐梁学者、文学家。本名法武。名峻,字孝标。平原(今山东平原县)人。家贫好学,人有异书,必往借读,有“书淫”之称。仕齐,为豫州府刑狱;入梁任典校秘书、户曹参军。后讲学东阳紫岩山,从学者甚众。时佛学盛行,著《辨命论》驳之,认为万物自然而生,无鬼神主宰。“夫道生万物,则谓之道;生而无主,谓之自然。”将自然理解为自然之命,认为死生、贵贱、治乱、贫富、祸福皆由天(自然、必然)定,圣哲、鬼神对之毫无影响。反对佛教报应说,指出“为善一,为恶均,而祸福异其流,废兴殊其迹”。主张“居正体道,乐天知命”。试图以自然命定论反对佛教有神论。另撰《广绝交论》,描述了势利之交的五种类型,即“势交”、 “贿交”、 “谈交”、“穷交”、“量交。”认为,“凡斯五者,义同贾鬻”。其必然产生三种恶果:一是“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二是“难固易携,仇讼所聚”;三是“名陷饕餮,贞介斫修”。曾注南朝宋刘义庆(403—444)《世说新语》,引证丰富,许多佚书赖此以传,为世所重视。是考察东汉末至东晋时期思想、学风和社会道德生活的重要资料。著作遗篇明人编为《刘户曹集》。

刘峻


刘峻462——521

字孝标,平原(今山东平原)人。南朝梁文学家、学者。幼时家贫,好学不辍。嗜书,闻有异书,必往观之。齐永明中,奔江南。建武中,为豫州府刑狱,在梁,安成王引为荆州户曹参军。后以疾辞,居东阳紫岩山讲学,从者甚众。普通二年卒,门人谥曰玄靖先生。武帝时,刘峻著《辩命论》抒写不被任用的感慨。任昉死后,他又写《广绝交论》讽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文中多慷慨不平之气。其《山栖志》、《追答刘诏书》等文在当时都极为人所称道。峻曾为《世说新语》作注,大受考据家的欢迎。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户曹集》。

刘峻462—521

南朝梁学者,文学家。本名法武,齐永明(483—493)中,奔江南,改名峻,字孝标。平原人。因仕途屡遭坎坷,故一生乃着力治学与著述。著《辨命论》,认为“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于冥兆,终然不变;鬼神莫能予,圣哲不能谋。”(《梁书·文学下》)表现于自然界:“道生万物则谓之道,生而无主谓之自然。自然者,物见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同焉皆得,不知所以得。鼓动陶铸而不为功,庶类混成而非其力。”(同上)然命所定者,为死生、贵贱、贫富、理乱、祸福十事;而愚、智、善、恶,四者则人之所行。故其遇挫而不折,勤奋一生。所注《世说新语》,既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又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对于西晋、东晋间《老》、《庄》玄学的变化,对于佛教进入中国后的许多重要观点,都提供了珍贵资料。曾撰《类苑》120卷,已佚。另有《广绝交论》、《山栖志》等文章保存于《全梁文》中。撰《梁文德殿四部目录》四卷。死后门人谥曰玄靖先生。


刘峻462—521

南朝梁学者、文学家。字孝标,平原人。梁天监初典校秘书,后任荆州户曹参军,人称刘户曹。曾设帐授徒于东阳紫岩山,从学者甚众。曾作《辩命论》,认为“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于冥兆,终于不变”。他的“自天之命”,指一种“自然”的必然性,实际上是企图用自然命定论反对佛教的有神论。曾注《世说新语》,引证丰富,为世所重。诗文多有佳作,传诵于世。诗以写情状物见长,情意殷切,生动感人,风格古朴,流露渲泄失意的怨恨情绪以及归隐思想。峻死后,其门人谥曰玄静先生。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刘户曹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