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志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志丹1903—1936Liu Zhidan红军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2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就学期间,曾当选为榆林中学学生自治会会长。随后,又加入旅京陕西学生进步组织“共进社”。1924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赴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随军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东征后奉命回西北入国民联军第四路军中工作,任该军党代表兼政治处长。 刘志丹1903—1936Liu zhidan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的创建者之一。陕西保安(今志丹)人。生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10月4日。1922年考入榆林中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去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回西北在回民革命军中工作。1928年与谢子长一起领导渭华起义。次年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1931年任西北反帝同盟副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总指挥。1932年创建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建立陕甘革根据地。1935年任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10月,任红二十八军军长。1936年4月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的战斗中牺牲。 刘志丹1903—1936陕甘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名景桂,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长等职。1928年与谢子长一起领导了渭华起义。后创建了红26军和陕甘根据地。1935年后,任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红28军军长等职。1936年4月在山西中阳三交镇战斗中牺牲。 刘志丹传记体长篇小说。作家李建彤著。小说共分3卷,分别于1979、1984、1985年出版。主要写刘志丹和战友们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塑造了刘志丹光彩照人的形象。在60年代初只在报刊上选载了一部分,就被康生诬陷为“反党大毒草”,造成史无前例的大冤案。 刘志丹中国军事家。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03年10月4日生,1936年4月14日牺牲。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1933年11月成立红26军42师,任师长。1934年5月任中央陕甘边区军事委员会主席。1935年任前敌总指挥、28军军长。1936年牺牲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建刘志丹陵园。 刘志丹1903~1936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创建人之一。名景桂,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入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后参加北伐,随军东征。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长、西安中山学院教官、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处长。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地下活动。1928年与谢子长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29年任中国共产党陕北特委军委书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兼第二支队队长。反帝同盟军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他任总指挥。1932年创建红二十六军,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任军长。1935年任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革命军事委员会西北办事处副主任、瓦窑堡警备司令、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1936年4月率红二十八军组成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准备赴河北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反动派阻击,14日在山西中阳三交镇战斗中牺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