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58 刘焯隋代天文学家。于604年编成《皇极历》,创立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公式,使《皇极历》在推算日、月不均匀运动和日、月食方面较过去历法准确,这种方法后来成为我国天文学的特点。所用岁差值也有较大改进。曾建议组织大地测量否定“日影千里差一寸”的传统说法,但其合理建议及《皇极历》都未被接受。著有《五经述议》等,已佚。 142 刘焯544—610隋天文学家、数学家。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冀县)人。曾任太常博士、员外将军等职。他“为学不倦”,对“《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十余部,推步日月之经,量度山海之术,莫不核其根本,穷其秘奥”(《北史·刘焯传》),公元600年在所著《皇极历》中,为推算日月五星的视运动度数,首先创用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这是世界数学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他曾于公元600年、601年、604年三次上书论历,虽未被采用,但《皇极历》确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历法。在推算日食、五星运动和所用的岁差数值上均较前代历法精确。对后世的《麟德历》、《大衍历》影响很大。刘焯还指出《周髀算经》等书中“寸差千里”之说不可靠,建议进行大地实测以验之。未得实行。除《皇极历》外,尚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均已失传。 刘焯544—610隋代天文家、经学家。字士元,信都昌亭 (今河北省冀县) 人。生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六年。隋开后吉举秀才。除员外将军。参与修国史,与国子共论古今滞义,以精博闻名,曾与刘炫奉旨考定洛阳石经。后与刘炫议论,深挫诸儒。同时参议律历,于隋文帝仁寿四年 (604),他写成名著《皇极历》,其中有许多革新,所用岁差的数值也有较大的改进,但受到炀帝宏臣太史令袁充和员外散骑侍郎领太史令张胄玄的排斥,这部历法得不到行用。文帝时以事免职回归乡里,炀帝即位后,任太学博士。一生常以教书著述为生。著作还有《五经述义》,今不传。唐人撰 《五经正义》,曾经吸收二刘的诂训。当时刘炫与之齐名,时称二刘。论者以为数百年来,博学通儒, 无出其名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