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判断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判断句panduanju

语法学术语,指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某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来联系。判断句属于主谓句中的动词谓语句。如:“我是中国人。”
古代汉语中也有判断句,但在中古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是”字表示,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来表示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项羽本纪》)

判断句Panduanju

用来断定主语和宾语所指人或事物是同一关系还是从属关系的句子。如“他是优秀青年。”从主语和宾语的关系看,有同一关系和从属关系两种,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牛是哺乳动物。”从判断的性质看,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如“他是学生。”“他不是学生。”

判断句

判定主语是什么的句子。有时,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所指的是同一事物。有时,谓语只是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或属于某一大类。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主要是通过判断词“是”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起来表示。但“是”字在古代汉语中大多用作指示代词,极少用作判断词。因此,判断句一般不用“是”来判断。常用以下形式判断:句中用“者”,句末用“也”。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变化形式有:
❶句中不用“者”,句末用“也”。例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❷句中用“者”,句末不用“也”。例如,“杜周者,南阳杜衍人。”(《史记·酷吏列传》)
❸句中不用“者”,句末也不用“也”。例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❹句尾用“者也”,是在“者”字结构之后再用个“也”,不是“……者,……也”的合并。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有些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乃”、“为”、“则”、“必”来表示,但它们并不是判断词。例如,
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❷“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❸“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❹“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