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别籍异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别籍异财

刑名。即祖父母、父母在,不在家奉养,远离他乡的行为。《唐明律合编》: “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唐律满徒,是以入于十恶; 明律改为满杖。殊嫌未协,奉养有缺,居丧嫁娶及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并同。”

别籍异财

中国封建时代的罪名之一。中国古代的礼和法都规定,子、孙对父母、祖父母有供养之责,如父母、祖父母在世时,子、孙分居自立,不供养老人、私匿财产等,称为“别籍异财,”按不孝罪处罚,量刑极重。这项法律的主要目的是强调孝道,维护父系家族制,但也有保护老年人的积极意义。

别籍异财

中国封建法律规定的罪名。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及分离财产之谓。唐、宋、明、清律中都有“别籍异财”之条。唐、宋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处三年徒刑,祖父母、父母得令子孙异财但不能令子孙别籍;违者,祖父母父母亦须处二年徒刑。明清律则规定,子孙别籍异财,杖一百,仍令合籍共财。至于祖父母、父母令子孙别籍异财,则为法所不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