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剧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剧说曲论。清焦循(1763—1820)撰。六卷。循字里堂,江苏甘泉(今江都县)人。多年从阮元在山东、浙江各处作幕宾。嘉庆六年中举人,因母病不应礼部试,母丧,闭门著书。名其居曰“半九书塾”,筑书楼曰“雕菰”。著述颇丰。《剧说》成于嘉庆十年(1805),约八万四千字。首列“引用书目”一百六十六种。中有不少罕见珍本,为研究古典戏曲汇集丰富的参考资料。作者辑录散见于各书的论曲、论剧之语,加入个人见闻?评述议论而成是编。论述常有独到之处。如谈《水浒》人物在不同书籍中之各种记载,对于研究小说《水浒传》及《水浒》戏均有价值。有《曲苑》本,一九三九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一九五七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本。 剧说戏曲论著。清焦循撰。焦循(1763—1820),字里堂,别号雕菰楼主人。江苏甘泉(今属扬州)人。早年随阮元游幕于山东、浙江等地,后闭门家居,以著述为务凡十余年,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均有研究,是当时著名经学家。著述四十余种,共三百余卷。焦循幼年即嗜戏曲,至老不衰,其戏曲专著有《曲考》(今不传)、《剧说》和《花部农谭》。 剧说戏曲论著。清焦循作。共六卷,完成于嘉庆十年(1805年)。纂集了汉唐以来近200部书籍中关于戏曲的杂录,并加分析评价。主要探讨剧目题材,戏曲流变、表演艺术等问题。为研究古典戏曲汇集了丰富的史料。 剧说六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江苏甘泉人。乾隆时举人,未应礼部试。著名经学家。书前有作者自序,曰:“乾隆壬子于书肆中得一帙,杂录前人论曲论剧之语,嘉庆乙丑取前帙参以旧闻,凡论宫调音律者不录,名之以《剧说》。”本书取材一百六十多种有关戏曲记载的书籍,为研究古代戏曲汇集了颇为丰富的资料。卷一叙述古今杂技、散乐之制; 卷二至卷五记述元以来戏曲作家及杂剧、传奇曲目; 卷六记述有关戏曲旧闻及俳优杂事。书中考订故实,皆有所本;叙述作家始末,亦颇详赡。然亦偶有张冠李戴之误。稿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有《读曲丛刊》本。此后的《曲苑》、《重订曲苑》、《增补曲苑》、《国学基本丛书》、《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均收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单行本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据稿本做了比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