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劝学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劝学篇

清末洋务派代表作。二卷。清末张之洞著。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一字香涛,号壶公,晚号抱冰,又自号无竞居士。直隶南皮人(今河北南皮)。此书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成书,同年刊行出版。全书二十四篇,分为《内篇》和《外篇》。内九篇是《同心》、《教宗》、《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和《去毒》;外十五篇是《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学商》、《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内九篇“务本,以正人心”,阐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外十五篇“务通,以开风气”,多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具体措施。
《劝学篇》以“辟邪说”即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为目标,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主旨,极力主张“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对改良派所宣传的“兴民权、立议会”等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诈,纲纪不行,大乱四起”,以为从兴办各业来看,还是君主专制制度好。还认为人们对西方的议会、自由等都理解错了,说:“考外洋民权之说,所由来,其意不过曰国有议院,民间可以发公论,达众情而已,但欲民申其情,非欲民揽其权,译者变其义曰民权,误矣。”认为法国“承暴君虐政之后,举国怨愤,上下相攻”,不得已才改为民主,而“我朝仁泽源原,朝无苛政”,根本不需要“倡此乱阶,以祸其身,而并祸天下哉!”
《劝学篇》批评封建顽固派的“守旧”和“不知通”,认为“穷则变,变通尽利,变通趣时”,提倡明时势、扩见闻、增才智、建学堂、改课程、广译书、尽地利、修铁路、采用西技西艺、富国强兵,但主要锋芒指向维新派的“菲薄名教”、“不知本”,认为“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强调以三纲五常作为立国之本。采西学决不能违背三纲五常这一中国的“至教”。必须“先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认为维新派变革封建专制制度,是“悖道”,是最大的祸,“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认为:“法可以随时变通”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永恒不变的前提下。
《劝学篇》主张在“道”不变的前提下来变法,力图以办洋务来抵制变法。“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变法而悖道之药也。”认为“道”是根本,且把封建制度、伦理纲常作为“道”,说:“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如果变“伦纪”、“圣道”,就会导致失败,“商鞅变法,废孝弟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此致乱,此变而失者也”。“道”不变论是其思想的核心。
清廷统治者十分赞赏《劝学篇》,认为它“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令军机处颁发各省督抚学政,广为刊布,在十日之间,三易版本。该书遭维新派的抨击,认为此书“不特无益于时,然而大累于世”(何启、胡礼垣《劝学篇书后》)。
《劝学篇》成书后即刻印于湖北两湖书院。戊戌政变后又译成英、法文出版。1900年纽约出版易名为《中国唯一的希望》的英文版。另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桐庐袁氏刻《浙西村舍汇刊》本。并收入《张文襄公之洞》全集》。

劝学篇

近代张之洞著。共二十四篇。内篇九,外篇十五。自称“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中体西用之说。传播颇广。后收入《张文襄公文集》。


劝学篇

书名。张之洞著。1898年出版。分“务本”内篇九、“务通”外篇十五两部分,共24篇。宣扬“旧学为体,西学为用”,提倡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变通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技术,攻击维新派及其学说。被清廷作为宣扬洋务思想的代表作,颁行全国。英译本名为《中国唯一的希望》(China’sOnly Hope)。

劝学篇

书名。清张之洞撰。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行。分内外两篇。内篇共九节,重在务“本”而正人心;外篇共十五节,包括游学、设学、学制、变法、变科举等,重在务“通”而开风气。指导思想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书稿由张氏门生黄绍箕进呈。光绪帝与西太后极为称道,命各省广为刊布。十日之内,凡三易版本。维新派曾予以严厉抨击。二十六年纽约出版英文本,更名《中国唯一的希望》,旋又译成法文本。

劝学篇

中国近代张之洞著。1898年先后发表于《湘学报》和《国闻报》,后收入《张文襄公全集》。书分内外篇,内篇九,外篇十五。在自序中阐述该书主旨说:“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所谓“务本”,就是推崇儒家的封建道德,强调“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用“三纲五常”来“正人心”,即鼓吹“旧学为体”(或“中学为体”)。所谓“务通”,学习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不触动封建制度根基和伦常原则前提下实行些“变通”。也就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用西学之“用”来补中学这个旧“体”之缺。这一观点代表了洋务派基本思想。该书发表后受到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嘉奖、顽固派的赞扬。

劝学篇

一卷。汉蔡邕撰。清任大椿辑。参见《圣皇篇》。此书见于《隋书·经籍志》,而《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录,盖唐时已亡佚。按《世说新语·纰漏篇》载:“蔡司徒渡江,见彭蜞大喜曰: ‘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后向谢仁祖说此事,谢曰: ‘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刘峻 (字孝标) 注云:“《大戴礼·劝学篇》:‘蟹有八足二螯,非蛇蟺之穴,无所寄托者,用心躁也。’故蔡邕《劝学章》取义焉。”此则“蟹有八足,加以二螯”,即出自蔡邕《劝学篇》,其断四字为句,亦正相似。今诸书所引,皆四字句韵文,如《御览》四百九十引云:“瞻彼顽薄,执性不固。心游目荡,意与手互。”《艺文类聚》九十七引云:“无爪牙,煗弱不便。穿穴洞地,食尘黄泉。”又按《佛本行集经》卷十二音义引云:“储,副君也。”《妙法莲华经》卷二音义引云:“傭,卖力也。”此与《劝学》文例不同, 当是注文。考《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下》: “鼫,言石,孙云: ‘五技鼠也。’《字林》同。案:蔡伯喈云:‘五技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渎,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 显然这是“鼫鼠五能,不成一技”二句的注文,是蔡邕自注的。故此任氏并注文辑为一卷。末附王念孙案语一则,殊为精审。见于《小学钩沉》中。其所未尽,顾震福补之,凡三则,见于《小学钩沉续编》 中。


劝学篇

二篇。清张之洞(1837—1909)撰。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光绪十年(1884),任两广总督。光绪十五年(1889),任湖广总督,开办汉阳铁厂。官至军机大臣。著有《张文襄公全集》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发表此篇。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反对戊戌变法。内篇包括《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等九类。外篇分《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等十五类。作者在《序》中谓,内篇务本,以正人心,所言皆求仁之事;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所言皆求智勇之事。终括全篇之义。为五知,即知耻、知惧、知变、知要、知本,合于《中庸》。强调以中学的纲常名教之本,以维系世道人心。主张先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提倡明时势,扩见闻,增才智,立学堂,改课程,广译书,尽地利,修铁路,采用西技西艺,以图富强。主张以中学治心,以西学应世事。反对 “开议会”、“兴民权”,认为“兴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此书颇得慈禧太后的赏识,下令颁行各省、曾三易其版。亦遭到维新派的批驳,斥责此书不但无益于时,而且大累于世。曾被译成英文、法文,题名为《中国唯一的希望》。有湖北两湖书院刻本、袁氏《浙西村舍汇刊》本,光绪二十四年 (1898)江宁电局重刻本、石印本,《张文襄公全集》本,台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

劝学篇

佟玉泉整理,锡伯文、汉文对照。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本书是满族古籍,由俗谚、格言、歇后语、三四字箴言、民歌和民间故事组成。

劝学篇

哲学论文。近代杨昌济著。发表于1914年《公言》杂志第1卷第1期。文章回顾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即开始“师其铁船、巨炮”,“既乃学其制造”,“终乃师其政治、法律”。作者认为还要学习西方的精神科学,特别是哲学。文章特别强调学习外国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夫一国有一国之民族精神,犹一人有一人之个性也。一国之文明,不能全体移植于他国……吾人求学海外,欲归国而致之于用,不可不就吾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了然于心,确有把握而后可以适合本国之情形,而善应宇宙之大势。” ( 《杨昌济文集》第199页) 这一思想曾给青年毛泽东以深刻影响。毛泽东在1920年3月14日致周世钊的信中,谈到他为什么不急于出国留学的原因时,其一即对本国情形了解还不够,而只有了解了中国的情形,才“可携带些经验到西洋去,考察时可以借资比较。” (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74页) 收入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杨昌济文集》。

《劝学篇》

著作名。晚清张之洞著。1898年刊行。曾被译成英、法文。共2卷,24篇,40000余字。上卷为内篇,下卷为外篇。主张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原则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术,是清末广泛流传的“中体西用”论的集大成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