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的禁欲主义伦理思想
约翰·加尔文(Jean Calvin1509—1564)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法国努瓦荣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年曾就学于巴黎、奥尔良和布尔日,最初研习神学,而后转攻法律,受到马丁·路德思想的巨大影响。后因参加新教活动受到教会迫害,被迫流亡瑞士。在日内瓦,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并试图用新教形式实施资产阶级的经济生活。在他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被称为当时新教的罗马,他被称为日内瓦的教皇。其主要著作是《基督教原理》。
加尔文继承马丁·路德的人性论和道德观,倡导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主张个人通过信仰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否定教阶制、教会和教皇的至高无上权威,否定神职人员在个人与上帝沟通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他认为,人身上的每一样东西,包括理智、意志、心灵、肉体,都被贪欲玷污和浸透;人本身就是贪欲,因而人的本性是恶的。厚罪的本性使人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选择,人只要依据自己的意志活动就必然作恶。人的行为和道德上的善恶,并不取决于自己的意志,而是来自上帝的恩典,一切都是上帝预先规定好的。没有上帝的恩典,人不可能做出任何事情,因此人要去恶从善,必须信仰上帝,乞求并依靠上帝的恩典。为了获救,人必须适当地节制自已的欲望,做到清心寡欲,勤俭节约,安于清苦生活,不跳舞,也不在假期休息。《圣经》是“永恒的真理准则”,是教义和生活的标准,服从上帝在《圣经》中所启示的意志,既是完美无缺的信仰的源泉,也是对上帝的一切正确认识的源泉。只要正确认识上帝并服从上帝的安排,就能克服罪恶的本性,行善积德,从而成为上帝的“选民”,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加尔文的禁欲主义伦理思想,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自由竞争在宗教和道德上的反映,表达了资产阶级要求在经济和道德领域获得自由发展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