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国子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京国子监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位于北京东城成贤街。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初改为“北平郡学”,永乐二年(1404年)复称国子监。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有集贤门、太学门、壁雍、彝伦堂、敬一亭等。集贤门是正门,太学门是二门。门内辟雍为国子监全部建筑的中心,与北面的彝伦堂形成院落。今辟雍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所建,为重檐黄瓦四角攒尖顶方殿,坐落在有白石护栏的圆形水池中央。水池四面有四座石桥(圜桥),构成所谓“辟雍泮水”,寓意“上承天地,下颁教令;流转之道,终而复始。”(《太平御览》卷五三四)辟雍东西两面的配庑构成四厅六堂。东为典薄厅、绳愆厅、率性堂、诚心堂、崇智堂;西为典籍厅、博士厅、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