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魏永固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魏永固陵

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的西寺儿梁山 (古名方山) 南部。1976年发掘。冯氏于太安二年(446年)被北魏文成帝立为皇后。献文帝、孝文帝时,曾以皇太后和皇太太后身份临朝执政。对北魏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死于太和十四年 (490年),葬永固陵。北魏都平城(今大同市)时,帝后多葬金陵,唯文明皇后在远离金陵的方山建筑寿陵。《历代陵寝备考》云:“承明元年 (476年),太后与孝文帝游方山,顾川阜有终焉之志,因谓群臣曰:‘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岂必远附山陵,然后为贵哉,吾百岁以后,神其安此。’孝文帝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陵墓于孝文帝太和五年 (481年) 始建,经八年建成。太和十四年 (490年) 冯氏死,同年入葬,称“永固陵”。是北魏皇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冢高大,底方上圆,坐北朝南。今陵高二十二点八七米,其底南北一百一十七米,东西一百二十四米。地宫砖筑,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总长二十三点五米。后室平面近方形,长六点四米,宽六点八七米,高七点三米。四壁外突呈弧形,向上内收成四角攒尖顶,顶心嵌一上雕莲花图案的白砂石。后室前面设甬道,甬道与前后室连接处各设一石门,门框上浮雕下具龛柱的莲瓣形券面浮雕,两侧龛柱雕有口衔宝珠的朱雀和手捧花蕾的赤足童子,是北魏石雕精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前室券顶,平面近正方形,其前接方石垒砌的墓道。该墓屡遭盗掘,残存遗物有石俑、铁矛、铁镞、铜簪、骨簪、玻璃水杯等,墓内还留有金正隆年间和大定年间盗掘时留下的题记。永固陵前六百米处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今留有柱础龟趺等残迹。史载,永固陵陵园内还建有佛寺。永固堂遗址南二百米处,是带回廊的寺庙塔院故址。佛寺前方有灵泉宫池。永固陵北,是孝文帝为自己修建的虚宫,称做“万年堂”,其墓室结构与冯氏陵墓相同。冯氏陵园工程浩大,超越常制,一方面可能与其生前长期掌握朝政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北魏礼制的特殊性。拓跋氏原始残迹保存极为严重,母系家族特殊权势长期存在,这也是冯氏陵墓制度逾常的原因。另外,冯氏陵园布局富有佛教色彩,把墓地和佛寺结合在一起,这种做法对北朝晚期统治集团陵墓的影响很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