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二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二辰周人对天空中天赤道附近区域的划分。据《周礼·春官·冯相氏》,西周时冯相氏的职责是:“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这里的“十有二月”指一年中包含有12个朔望月,亦指一年中太阳和月亮要相遇至少12次。“十有二辰”,即根据太阳与月亮相遇时在天空中的位置将它们所经过的恒星区域(即天赤道附近的区域)划分为12个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辰。“十有二岁”可能与岁星纪年有关。木星的会合周期约为11.86年,在地球上看来,约经过12年的时间在恒星背景上移动一周,返回原位。于是,人们就可以根据木星在恒星之间的位置来区分不同的年份,即“岁星纪年”。“十日”显然是指一旬中有10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