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千佛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千佛洞见“莫高窟”。 千佛洞位于县城东五公里营里村悬崖上。丛林中巨石突出,洞即凿于巨石腰部,高逾3米,深约5米。洞内有壁画及佛像,内容多为表现佛传故事。洞前有寺宇,现存山门、献殿、配殿等建筑。寺内有碑刻记寺宇修建情况。 千佛洞位于林虑山洪谷北崖山腰上。始凿于北齐武平五年(574),历代增雕。洞内正面摩崖石刻一佛二弟子,佛高丈余,造型古朴,四壁小佛像百余尊,并有《金刚经》刻石四方,《妙法莲花经》刻石二方,均为唐刻正书。洞内北壁尚有摩崖石刻七字,字径二寸,为北宋张商英过此所镌。洞外左侧有北齐武平五年所刻摩崖碑一通。洞西不远处有一岩洞,即戒猴洞,据传金代禅师马山主灵骨归葬此洞。 千佛洞位于七里乡大巴山主峰北麓香炉沟内,为页岩上凿成的直进石穴,坐东向西,宽5.7米,纵深13.8米,洞口高3.37米,上方书“千佛古洞”。洞内正面和左右两壁为佛龛,造佛像近千尊。因洞中久有积水,塑像剥蚀严重。洞口原有建筑,惜已不存。洞前有明清残碑。从洞内的雕塑风格来看,洞约创建于宋金时期。 千佛洞又称“莫高窟”。见“敦煌石窟”。 千佛洞即“莫高窟”(901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