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半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半夏rhizoma pinelliae化痰降气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安骥集药方》。又名麻芋果、三步跳、老鸹头、地慈姑。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 (Thunb.) Breit.的块茎。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拣去杂质,法制、姜制或清制用。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辛,温;有毒。入脾、胃经。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主治:❶湿痰壅滞,与陈皮、茯苓、炙甘草配伍,如二陈汤。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效。主治下列病证: 半夏ternate pinellia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中国除西藏、青海、新疆外,各地均有分布。常见于草坡、荒地、田边或疏林下。块茎圆球形。叶2~5枚,有时1枚,基生,幼苗为单叶全缘,老株叶3全裂;叶柄长,基部鞘状,鞘部或叶基部有珠芽。肉穗花序由二三年生块茎抽出,佛焰苞绿白色;花单性,无花被;花序下部一侧为雌花,子房1室,上部为雄花,有2枚雄蕊;雌、雄花之间相隔约7 mm,顶部为附属器。浆果卵圆形,黄绿色。块茎药用,有毒,蒸制后能燥湿化痰,利胃健脾,降逆止吐,止咳,消肿散结;鲜用外敷治肿痛。 半夏中药材名称。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芋子、半月莲、地八豆、守田、水玉、羊眼等,属天南星科,为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块茎近似球形,植株高15~30厘米,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繁殖力强,能耐寒,不耐干旱,忌烈日暴晒,喜温暖阴湿的环境,生长在沙质壤土,在房前屋后、山野溪边、林下都可见到,前茬以豆科和玉米为宜,忌黏重土壤。半夏属有毒植物,生食0.1~1.8克即可引起中毒。性温,味辛,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天水市半夏主要以清水县牛头河川塬区的永清、红堡、白沙三乡镇为主,种植面积0.5万亩,另外在秦州区的秦岭、小天水、牡丹,麦积区的党川、利桥、东岔也有零星分布。全市种植面积0.81万亩。 中药材——半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