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华州

关中重镇。故址在今陕西华县。因临太华山、少华山而得名。秦时为郑县治,后魏改为华州郡。元复称华州。后代因之。1913年改为华县。境内有唐李元谅碑刻等古迹。

华州

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元代沿置。《旧唐书·地理志》:“华州:上,辅。隋京兆郡之郑县。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割京兆之郑县、华阴乃置华山郡,因后魏郡名。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为华州,割雍州之谓南来属。五年,改谓南还雍州。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割同州之下邽来属。二年,改为太州。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名。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华阴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华州。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十二月,改为太州,华山为太山。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复为华州。旧领县2……天宝领县3(郑、隋、华阴),户33187,口213613,在京师东180里。”

华州

渤海建置。为率宾府所辖三州之首州。州治与府治同,在今苏联滨海省尼古里斯克,即双城子。一说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大城子古城。领县不详。

华州

(一)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于郑县(今华县)置东雍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为华州,治所郑县,领华山、白水二郡。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销华州,郑县入京兆郡。隋末到唐代屡次兴废,辖境时有变迁, 唐圣历以后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及渭北的下邽镇一带。元废郑县入华州,清不辖县, 1913年改华州为华县。(二)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华州于李润堡(今大荔县境),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徙州治于华阴县 (今大荔县境), 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徙州治于华阴县(今大荔县境),领华山郡、澄城郡、白水郡。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改华山郡为武乡郡, 西魏废帝三年 (公元554年) 改华州为同州。

华州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设置。治所在李润堡,故址在今蒲城县洛河东岸永丰乡境内。永平三年(510)迁置华阴县(后改名武乡县),故址即今大荔县城。孝昌二年(526)以后领武乡、澄城、白水3郡,辖区约为今大荔、澄城、合阳、韩城、蒲城、白水6县地。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同州,而将东雍州改名华州,治所在郑县,故址即今华县城,领华山、延寿2郡,辖区约为今华县、华阴、潼关3县市及渭南市渭河以北地区。隋初改领郑、华阴、下邽3县,大业三年 (607) 撤销,唐武德元年(618)复置,领郑、华阴、下邽、栎阳4县。宋、金时期领郑、华阴、下邽、渭南、蒲城5县。元代领华阴、渭南、蒲城3县。明代领华阴、蒲城2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 降为散州。民国二年 (1913)改设华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