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卜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卜筮

古代风俗。用甲骨者称卜,用蓍草者称筮,统称卜筮。用以预测吉凶。殷商甲骨文,即为当时问卜遗物。周设卜师,即掌此事。《史记·龟策列传》由褚少孙补入的卜筮内容,涉及生活诸多方面。据《史记· 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就曾卜于长安东市。王充《论衡·卜筮》则专评卜筮,足见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之大。

232 卜筮

古代占卜方法。卜指以火灼龟甲得兆,筮指以蓍草得兆。现则泛指占卜。

卜筮

古时用来预测吉凶的方法。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卜是用火灼龟甲取兆。《尚书·洛诰》: “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传》中解释道: “卜,必先墨画龟,然后灼之,兆顺食墨。”“筮”是用蓍草揲演奇偶而定爻卦,作为预测之据。按古代礼制,卜筮时所用的龟甲与蓍草,大小和长短是有严格规定的。天子、诸侯、卿大夫逐级递减。

卜筮

我国古代占问吉凶的方法之一。“卜”通常指用龟甲和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进行占卜;“筮”指用蓍草进行占卜。“卜”与“筮”二者往往同时采用,故连称为卜筮。今所见到的商周甲骨文, 就是当时占卜的文字记录。秦时,朝廷设太卜官,专主占卜。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发现有卜骨, 说明当时卜筮使用的广泛性。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曾利用人们对占卜的迷信,进行组织发动工作。刘邦等起事于沛,也曾通过卜筮来推举首领。汉初天下始定,占卜术之精微深妙,多所遗失。刘恒入据汉天子, 曾卜得“大横”,此后卜官在汉朝廷倍受重视。汉武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太卜则“大集”。东汉之世,谶纬迷信泛滥,占卜术更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如“逢占”(“逢人所问而占之也”)、“挺专”(“折竹卜也”)、“孤虚”(利用天干地支搭配日辰占卜)、“元气”(阴阳占验术)、“六日七分”(用《易》占卜)等,均为当时流行的占卜方式。以后各代,卜筮活动一直长盛不衰。甚至科学昌明的今天, 在世界上仍然有人使用这种古老的方法进行决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