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卫藏通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03 卫藏通志

清代西藏志书。作者及成书年代未详。计16卷。内容涉及广泛,除记载卫藏地区贸易、钱法、兵制、条例以及清朝前期历次用兵西藏纪略外,还包括御制诗文、碑刻、山川、程站、寺庙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清前期西藏历史、地理、经济、风俗、文化的重要资料。该书光绪二十二年 (1896) 刊行,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重印。

卫藏通志

书名。清松筠撰。松筠字湘浦,姓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官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成书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十六卷,卷首一卷。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 刊本收入《渐西村舍丛书》,1982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西藏志》、《卫藏通志》合刊。书中记载西藏地理、交通、边防、民族、宗教及西藏在康、雍、乾三朝的重要史实,特别是保存了大量有关乾隆五十六年至六十年 (1791~1795年)间清军击败入侵后藏的廓尔喀军的用兵经过、随后清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实行改革的各种规定措施以及驻藏大臣办理蠲免赋役情况等原始档案资料。除藏族史事外,又多载蒙古族事。

卫藏通志

西藏地方志。清松筠(1754—1835)撰。十六卷,首一卷。松筠字湘圃,姓马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累官笔帖式、大学士、驻藏大臣。著有《西招图略》等。是编盖松筠任后撰成,全文二十三万八千余字,记事止乾隆朝。卷首列御制诗文。正文分方舆、僧俗、镇抚、纪略、外部、艺文、经典七门。含二十六目,其中抚恤目为作者独创。所记乾隆五十六年至五十九年豁免牧民欠粮、牛、羊、猪各项钱粮,政府赏前藏后藏银,于研究清前期西藏经济,具有参考价值。记疆域、山川、程站、喇嘛诸事较《西藏志》为详,考证多引古籍,附加按语。唯所记详于乾隆一朝,顺治、康熙二朝事过于简略。另于风俗、物产等亦未言明。所采多谕旨奏章、公文档册之类,于方志体例不尽吻合。有《渐西村舍丛书》本,台北《中国边疆丛书》本,1982年西藏人民出版社铅印本,后附吴丰培考证作者一文。可资参考。另吴其昌《渐西村舍丛书本〈卫藏通志〉跋序》(《清华周刊》1929年452—453期)及《渐西村舍丛书本〈卫藏通志〉跋尾》 (《历史学报》1936年1期)亦可参证。

卫藏通志

清初以汉文编写的西藏地方志书。共16卷。

卫藏通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和琳纂修。和琳(1753—1796),字希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大学士和坤弟。初由文生员补笔帖式,累官至内阁学士、都统。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军入藏抗击廓尔喀,奉命督办军辎运输,复与福康安筹划善后事。次年,赴四川堵御秀山苗民起义军。嘉庆元年(1796)福康安死,继任统帅,主持镇压黔苗民军务,旋病卒。著有《芸香堂集》。《卫藏通志》清抄本。分十六卷首一卷,分为:考证、疆域、山川、程站、喇嘛、寺庙、番目、兵制、镇抚、钱法、贸易、条例、纪略、怃恤、部落、经典等门。此书内容丰富翔实,保存了许多档案材料。其录有特于廓尔喀两次入侵后藏经过,有《巴勒布纪略》、《廓尔喀纪略》两部专著所未载者,极为珍贵。此书可称清初西藏地志中佳本。其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渐西村舍汇刻》本,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万有文库》本、民国二十六年 (1937) 铅印 《丛书集成初编》本和民国间铅印《国学基本丛书》本,尚收入1982年《西藏研究》 中。

《卫藏通志》

清朝西藏地方志书。成书年代和作者均不详。整书共有十六卷。最早刊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又重新刊印。《卫藏通志》包括内容广泛,所列的门类齐全,兼纳天文、地理、诗文、碑刻、建筑等,还载有西藏地区的经济活动、各种条例、兵制及清朝前期对西藏的历次用兵行动。此书对研究清朝前期西藏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卫藏通志

清代西藏志书。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共十六卷。卷首附袁昶校字记一卷。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重印。内容广泛, 所列门类细腻,不仅包括御制诗文、碑刻、山川、程站、寺庙等,还记载卫藏地区的贸易、钱法、兵制、条例以及清朝前期历次用兵西藏纪略。为研究清代前期西藏历史、地理、经济、风俗等情况的重要资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