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厉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厉鹗1692—1752Li E清代文学家。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父死家贫。自幼发愤读书,学习写诗,渐有佳句,曾得到侍郎汤右曾的赏识。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乾隆元年(1736)应博学宏词科试,因误写诗在论前,不合程式,落选。从此无意仕进,以著述为业。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诗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中举后,屡试未中进士,以教书终其一生。厉鹗年轻时吟咏于杭州山水之间,其后足迹遍及两浙、齐、鲁、幽燕等名山大川。他的诗,以游览之作最多,也最擅长。诗效法南朝的谢灵运、谢眺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一派,但以取法宋人为主,是清代正、乾隆时期“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为“浙派”诗领袖。其诗风格清秀、恬淡,善于勾勒自然美。代表作有《灵隐寺月夜》、《山阴舟中》、《四照亭绝句》等。厉鹗又是以朱彝尊为首的“浙派词”的巨子,词宗南宋的姜夔、史达祖、张炎等人,笔调清疏细巧,字句工练,但意境不够深沉阔大,代表作有〔齐天乐〕 《吴山望隔江霁雪》、〔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等。厉鹗精熟辽、宋史实,著有《宋诗纪事》。著作有《樊谢山房集》、《南宋院画录》、《辽史拾遗》、《东城杂记》等。 厉鹗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举人。乾隆元年(1736)应博学鸿词科试,误写诗在论前,报罢。此后无意仕进,以著述歌咏自娱。不以文名,诗以取法宋人为主,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宋诗派”代表作家,为“浙派”诗领袖。词名亦著,是以朱彝尊为首的“浙派词”巨子。亦能文。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湖船录题辞》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