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轨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双轨制Shuangguizhi历史上学校制度的一种类型,与单轨制相对。18世纪末,欧洲各国将整个学校系统分为两条互不相通的轨道:一条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使他们受到比较完备的、程度较深的教育,成为管理生产、经营商业、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的人才;另一条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学生读完初级小学,进入高等小学或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并且不让这种学校与中学、大学联系起来,使他们获得很少的知识,成为供资本家驱使的工人。前者师资设备条件优越,学费昂贵,教学质量较高;后者师资设备条件差,经费不足,教学质量低。两条学校体系形同双轨,互不相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口号下,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普及教育年限延长。双轨制已有所改变,小学阶段已经统一起来,中学阶段则按能力分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