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反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反馈fankui1920年由贝尔实验室的哈罗德·布朗克首先在文献中提出。当时是指电子放大器输出信号再回输到其输入端。后来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扩大了。在控制论中,反馈指将输出回输到原系统中去,反馈回路使系统具有自动调节与控制的功能。对生物系统而言,在反射活动中,效应器官产生的反应动作又将成为机体的一种刺激物,并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返回到中枢,这个过程即为反馈或“返回内导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根据这种“反馈”信息,就能对效应器的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调节,并保证有机体活动的连续、完整和准确。反馈又分为正反馈与负反馈,前者指效应活动发出的返回传入信息,可加强作用于发讯装置的变化,后者为减弱。机器与生物一般都是通过负反馈来达到控制的目的的。对人而言,负反馈能使机体的某些机能活动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正反馈主要见于迅速达到某种状态的过程,如尿液的排出等生理现象。 反馈若第一个系统的输出是第二个系统输入,而第二个系统的输出又经过一个加法器(或减法器)而输入到第一个系统中去,这种联系则称之。如排尿反射,当膀胱排尿时,因尿液刺激膀胱壁和尿道内感受器,通过中枢的反馈,使排尿肌活动加强,刺激也加强,直至将尿排完。尔后重复上述活动。参见“哲学”中的“反馈”。 反馈❶在电路中把输出端信号能量的一部分回输到同一电路的输入端的过程。使输入信号加强的过程称为正反馈;反之称为负反馈。前者是振荡器产生振荡的主要工作条件,后者使电路工作稳定,减少失真。 反馈指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向传播。传播者可以根据反馈检验传播效果,并据此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参见“医学”中的“反馈”。 反馈旧称“回授”。在电子管或晶体管电路中,把输出端信号能量的一部分输送给同一电路的输入端的过程。通过反馈使输入信号增强的称为“正反馈”,减弱的称为“负反馈”。正反馈是振荡器产生振荡的主要条件,对于放大器、检波器等能提高其灵敏度和选择性。负反馈能使电路工作得到稳定、频率响应特性得到改善,并且可以改变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减少失真等,但实现负反馈必须以降低电路的放大能力来换取。 反馈利用被控系统状态的信息以构成新的控制作用的过程。是相对于自动调节的系统而言的,被控系统的输出信息经过控制装置的加工处理再引入它的输入端,作为加于被控系统上的控制力而对它的再输出发生影响。分正、负反馈两种类型。如果反馈使系统的信息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增加,则称为正反馈; 如果使系统信息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减少,则称为负反馈。前者使被控系统的状态更加偏离给定值,导致系统趋于不稳定状态,后者使系统状态对给定值的偏离减少,使系统趋于稳定。如蒸汽机和节速器之间的反馈是负反馈,与配汽机构之间的反馈是正反馈。来源于机器和通讯控制的实践,后来被维纳推广运用于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成为一个普适性的概念。 反馈把控制系统中输出的信息的一部分送回该系统的输入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这样的过程称为反馈(如图)。它是控制论中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反馈分两种,当反馈的信息与输入信息相同,增强输入信息对系统的控制,使输出增强,称为正反馈;当反馈信息与输入信息相反,减弱输入信息对系统的控制,使输出减小,称为负反馈。系统的稳定性被外力干扰时,负反馈能重新建立起系统的稳定性,使输出趋近目标,而正反馈则会引起更大的偏离,常用于加速某一过程的进程。具有反馈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信息反馈示意图 反馈是系统(包括机器和动物)调节和控制的基本形式。例如老鹰抓奔跑的小鸡,在俯冲中,眼睛总要盯住小鸡,不断地把视觉得到的相对位置的信息传给大脑,发出控制信号、调整飞行方向,才能准确抓住小鸡;又如在游艺会上做贴鼻子游戏,做游戏者被蒙上眼睛,不能随时把信息反馈回来,调整外界干扰和进行过程中的偏离,所以很难贴正;再如向月球发射火箭,由于飞行期间存在许多无法估计的干扰,不能事先对轨道作十分精确的计算,需要在飞行中不断利用反馈的信息,修正飞行方向,才能准确到达预期目标。反馈几乎存在于一切控制过程中,反馈是控制论中将各种不同的生物的、工程的、社会的各种活动联系起来的一条极重要的原理。 尽管反馈原理存在于人和动物的一切活动中,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达几千年之久,但仅在近四十多年才对它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导致控制论的新的科学领域的创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