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今伪书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今伪书考

辨伪书目。一卷。清人姚际恒撰。姚际恒(1647—约1715),字立方,又字善夫,号首源。祖籍安徽桐城,后居浙江仁和(今杭州)。清诸生,治学甚勤,著有《九经通论》、《庸言录》、《好古堂书目》等。
《古今伪书考》是继明胡应麟《四部正讹》之后的一部重要辨伪专著。姚际恒在该书的序中指出辨伪的重要性:“造伪书者,古今代出其人,故伪书滋多于世,学者于此真伪莫辨,而尚可谓之读书乎!是必取而明辨之,此读书第一义也。”《古今伪书考》分经、史、子三类,收书九十一种。其收书原则是:一、凡近世不传的和琐细的不录;二、前人辨论精细的全部载于前,以说明不是自己的私说;三、集部别集类图书,人难以作伪,古集间有一二伪撰,不足称数,故不收录。子类中佛、道之类图书也不收。
据此书的考辨,全部是伪作的有:经部《易传》、《子夏易传》、《古文尚书》、《尚书汉孔氏传》、《大戴礼》、《孔子家语》、《家礼仪节》等十九种;史部《竹书纪年》、《飞燕外传》、《西京杂记》、《十六国春秋》、《隆平集》、《致身录》等十三种;子部《鬻子》、《子华子》、《晏子春秋》、《鬼谷子》、《公孙龙子》、《商子》、《慎子》、《孔丛子》、《六韬》、《司马法》等三十八种;真书杂以伪的有:《三礼考注》、《文子》、《庄子》、《列子》、《管子》、《贾谊新书》、《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八种;本非伪而后人妄托其人之名的有:《尔雅》、《韵书》、《山海经》、《水经》、《阴符经》、《越绝书》六种;两人共此一书名,不能定作者名的有《吴越春秋》一种;书非伪而书名伪的有:《春秋繁露》、《东坡志林》二种;不能定作者名的有:《国语》、《孙子》、《刘子新论》、《化书》四种。
《古今伪书考》汇萃历代著名目录书,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和辨伪书《诸子辨》、《四部正讹》等的辨伪成果,加上自己的考辨,因而该书有集大成的特点,对于读书治学有实用价值,对清代的辨伪之风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该书也有考证不足,不够科学的地方,例如以文辞的工拙定《文子》、《列子》为真,定《鹖冠子》、《公孙龙子》为伪。因此顾实撰《重考古今伪书考》以正其失,黄云眉撰《古今伪书考补正》,详征各书有关论述,加以补证。
主要版本有清乾隆至道光年间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清苏州嘉鱼坊西文学山房本、光绪十八年浙江书局刻本、1929年北平朴社顾颉刚校点本、1934年瞿氏铁琴铜剑楼重修《晋石厂丛书十种》本、1955年中华书局《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本。

古今伪书考

二卷。清姚际恒撰。姚际恒,生于1647年,卒年不详,字立方,又字善夫,号首源,祖籍安徽桐城,后寄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县诸生,一生未仕,勤于治学,酷爱藏书,承嗣先世遗藏,广泛搜求,著称一时。其学问专于经类,曾著《九经通论》、《庸言录》等。宋元以来,怀疑古书之风日渐盛行,作者自称“有鉴于造伪书者,古今代出其人,故伪书滋多于世。学者于此,真伪莫辨,而尚可读书乎!是必取而明辨之,此读书第一义也”,遂作此考。分经、史、子三类,凡经十九种、史十三种、子三十八种,复有真书间以伪书者八种、本非伪书而后人妄托其名者六种、有两人共定一书而无从定其主名者三种、有未足定著之人者四种。所考多取材《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濂《诸子辨》、胡应麟《四部正讹》等诸家成说,并以陈、晁二氏为主;不能定其论者,则折衷各家之说,故此属于他本人的考订见解甚少。后人顾实 (约1887—1957)撰《重考古今伪书考》以正其误,黄云眉另撰《古今伪书考补正》。由于它收书注重实用,对读书治学极具裨益,所以自问世后,流传很广,影响甚深。虽限于资料不丰,且时有错讹,但仍未失为辨伪一类的重要著作。有《知不足斋丛书》本、日本文政五年复刻《知不足斋丛书》训点本、清光绪三年(1877)广汉张馥笙成都刊本(有光绪二年张氏题跋、三年张氏题跋)、光绪十五年(1889)长沙章氏经济书堂刊本、《晋石庵丛书》本、《慎始基斋丛书》本、民国间苏州文学山房木活字印本、民国间苏州振新书社《知不足斋丛书》本、民国年间顾氏标点《辨伪丛刊》本、江氏《聚珍版丛书》(初集)本、1955年《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