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农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司农寺官署名。南北朝时期的后齐置。此后历代沿置,至元代废。掌主国家农业政令。《旧唐书·职官志三》:“司农寺:〔汉初治粟内史,景帝改为大农,武帝加‘司’字。梁置12卿,以署为寺,以官为卿。隋为司农卿,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为司稼卿,咸亨复也〕。卿1员,〔从三品上〕;少卿2员,〔从四品上〕。卿之职,掌邦国仓储委积之事,总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与诸监之官属,谨其出纳。少卿为之贰。凡京百司官吏禄给及常料,皆仰给之。孟春藉田祭先农,则进耒耜,季冬藏冰,仲春颁冰,皆祭司寒。丞6人,〔从六品上〕;主簿2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上〕;府28人,史76人,计史3人,亭长9人,掌固7人。丞掌判寺事。凡天下租及折造转运于京都,皆阅而纳之,以供国用,以禄百官。主簿掌印,署抄目,勾检稽失。凡置木契20只,应须出纳,与署合之。录事掌受事发辰。”《隋书·百官中》:“后齐制官:……司农寺,掌仓市薪菜,园池果实。统平准、太仓、钩盾、典农、导官、梁州水次仓、石济水次仓、藉田等署令、丞。而钩盾又别领大囿、上林、游猎、柴草、池薮(sou)、苜(mu)蓿(xu)等六部丞。典农署,又别领山阳、平头、督亢等三部丞。导官署,又有御细部、曲面部、典库部等仓督员。”《元史·百官志三》:“(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又改立务农司,秩从三品,置达鲁花赤1员、务农使1员、同知2员。是年,又改司农寺,达鲁花赤1员,司农卿2员,司丞1员。二十三年,仍为大司农司。”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