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山秋色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07 江山秋色图传南宋赵伯驹画,又疑为北宋高手佳作。绢本青绿设色,描绘深秋辽阔山川郊野景色,画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溪水曲折,丛林回环,其间散见楼观屋宇,桥梁栈道,舟车行旅,文人、樵夫,笔法精工之极。用笔尖细而不纤佻,设色秾艳而不庸俗,全画清新秀媚,深远怡静。现藏故宫博物院。 江山秋色图传为宋赵伯驹作,绢本设色。曾经明内府、清内府收藏,钤清乾隆、宣统诸藏印。《石渠宝笈初编》著录。《江山秋色图》采用长卷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精湛的笔法和色彩展示了深秋山川郊野辽阔壮丽的景色。画面上重山峻岭盘薄绵延,层峦叠巘奇崛峥嵘; 悬崖间行云缭绕,瀑布飞挂; 山下河川回环,碧水涟漪。峰间水畔穿插安排楼观屋宇、栈道廊桥,苍松古树,茂林修竹,错落有致,聚散得宜。流连于山水之间的人物,有三三两两闲步于竹径者,待渡于溪岸,垂钓于水滨者,游人拾级而上,还有居山顶高楼侃侃而谈者。江上小舟荡漾,车马行旅正翻山越岭而来。此图布局采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 “散点透视”法,将高远、深远、平远三种方法适当结合起来,以平视或俯视的角度处理景物,造成容量大、布置奇、开合有度的效果,画面变化中有统一,既奇伟壮丽又深邃空灵。笔墨设色继承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画传统而更臻成熟。山石、土坡以“小斧劈皴”为主,兼以流畅、多变的长线条勾廓,根据景物的形质,山石的纹理,或勾勒,或皴染,工整中灵变不滞,繁密中又极为紧要。笔力秀劲,人物虽小却形态逼真。设色合理,十分得体地表现出景物的阴阳向背、远近晦明。赵伯驹 (1119—1185) 字千里,宋宗室。南宋高宗时曾任浙东兵马钤辖。工青绿山水,师法李思训,风格工致巧整,长于花草、禽鸟、竹石、人物。《江山秋色图》无作者款印,也无元明以前收藏印记和题跋,故近人提出质疑,或谓系出自北宋画院高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