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汤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司汤达1783—1842Stendhal法国作家。本名亨利·贝尔(Henri Beyle),生于资产阶级家庭。早年接受启蒙思想,同情法国革命。侨居意大利期间,写过不少游记、随笔和艺术家评传。回国后,发表著名的文艺论著《拉辛和莎士比亚》,主张文学要反映现实,为现代人服务。19世纪30年代发表的著名的长篇小说《红与黑》,是法国第一部成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未完成)等。是第一个用现实主义方法写当代生活的作家。作品善于揭示人物内心冲突和思想感情瞬息间的变化,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在整个法国以至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司汤达司汤达 (1783—1842),又译斯丹达尔,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法国著名小说家。原名亨利贝尔,生于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尔。 司汤达笔名。法国作家。生于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病逝。1799年中学毕业后到巴黎,本想投考工业学校,结果却参加了拿破仑军队,转战整个欧洲。戎马生涯随拿破仑的垮台而结束。1814年开始写作,著有游记、传记、小说等。主要有1817年发表的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及183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红与黑》等。在世时作品未受重视。他预言到1880年会有人读,1935年会被人理解。果然,历史证明了他的贡献和作品的魅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