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合同的变更,是指在合同主体保持其同一性的情况下,基于一定事实而改变其内容、标的现象。合同的变更须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而且是在合同未全部履行时进行,如果合同已全部履行,就是合同的消灭而不是变更。合同变更作为一种合法行为,必须在符合法律所允许的条件时才能为之。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合同依法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或者双方的协议,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合同的解除必须具备解除的条件,即法律所允许的条件,否则即是违约行为。《合同法》 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
❶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❷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❸由于另一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解除合同,除需要具备上述条件外,在实践中应严格掌握,不能随意解除,解除合同的方式通常有三种:
❶协议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经过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协议解除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协商一致,不得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并采取书面形式。
❷单方解除。即当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另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时,一方当事人就可以不需征得对方同意而单方解除合同。
❸裁判解除。除了当事人协商解除或者单方解除的情况外,对于合同产生的纠纷,当事人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这两种途径解除合同,就是裁判解除。裁判解除合同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❶由于不可抗力或由于一方当事人虽无过失但无法防止的外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
❷由于一方违约,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
❸双方协商不成。
《合同法》 规定,变更或解除合同的通知或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包括文书、电报等)。除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或者由于另一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的情况以外,协议未达成之前,原合同仍然有效。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时,由变更后的当事人承担或分别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和享受应有的权利。因变更或解除合同使一方遭受损失的,除依法可以免除责任的以外 (如因不可抗力等),应由责任方负责赔偿。因此,合同订立后,不得因承办人或法定代表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解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