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同一性危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同一性危机

又称同一性混乱,是美国心理学家爱里克森在其人格心理社会理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出现于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第五阶段(12,13岁—17,18岁),通常指青年在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对已形成的自我同一感发生怀疑,突出表现为情感障碍。爱里克森将这一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认为青少年如果感到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同一性的种种可能,即不能承担正常的社会角色,就宁肯做一个坏人,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有“同一性危机”的青年很难建立不因时间、环境或角色变化的、一致的人格,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同一性危机tongyixing weiji

也称同一性混乱。是E·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同一性危机出现在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第五阶段(12~18岁)。指青年在寻求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出现的同一性失败的现象。对自我缺乏清晰的同一感,不清楚或回避考虑个人品质、努力目标、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价值观等课题,甚至无法“发现自己”。危机有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这类青年的自我评价偏低,道德推理不够成熟,难以承担自己的生活责任,人际关系常常是表面的、分散的。他们不满父母的生活方式,但要改变又感到困难。有的人可能永远无法达到自我同一;但有人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同一性混乱之后实现了同一感,这比起没有经过混乱时期就形成同一性的青年,可能显得更加主动,思维更富有创造性,有较确定的性别同一,较积极的自我概念,较成熟的道德推理,即可能达到一种更高级的、创造性的个人整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20: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