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叔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吕叔湘1904—Lu Shuxiang语言学家、教育家,江苏省丹阳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语系。1936年赴英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就学。1938年回国后,历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开明书店编辑。1950~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语文》杂志编委、主编,兼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1954年作为主编之一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中学《汉语》课本。 吕叔湘1904—Lushuxiang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江苏丹阳人。早年曾留学英国,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40年前后开始以近代汉语的历史研究为重点, 发表语法研究论文。1941年,他根据自己的语法体系写出了《中国文法要略》(三册),首次提出了从语言的逻辑来分析句子内容以研究句子结构形式的 “表达论”理论,为建立体现现代汉语特点的语法体系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四十多年来,他不仅在语法研究、词书编纂等方面广有建树,而且在语文教育、语文知识的普及等方面也有杰出的贡献。他所著的 《语文常谈》和《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参考书。他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并担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顾问等职。 吕叔湘吕叔湘(1904— ),生于江苏省丹阳县,教育家、翻译家、杰出的语言学家。曾任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曾当选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26年,吕叔湘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毕业,他先后教过英文和国文文法,那时起他对中国文法开始了研究。此后他先后在华南大学、金陵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并于194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 《中国文法要略》(上卷),成为我国语法学的开创性著作。 吕叔湘吕叔湘 (1904—1998),生于江苏省丹阳县,教育家、翻译家、杰出的语言学家。曾任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曾当选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26年,吕叔湘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毕业,他先后教过英文和国文文法,那时起他对中国文法开始了研究。此后他先后在华南大学、金陵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并于194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 《中国文法要略》 (上卷),成为我国语法学的开创性著作。 吕叔湘中国语言学家。江苏省丹阳市人。生于1904年12月24日。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1937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留学。1938年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任教。1952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5月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98年4月9日病逝。吕叔湘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汉语语法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上卷1942年,下卷1944年)、《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1951年)、《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年)、《汉语语法论文集》《近代汉语指代词》(增订本)(1984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