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君士坦丁大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君士坦丁大帝约280—337Flavius Valerius Constantinus即君士坦丁一世。罗马帝国皇帝(306—337在位)。执政期间,统一了帝国全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整顿,加强中央集权。公元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25年召开尼西亚会议,裁决教派纷争,颁订《尼西亚信经》,全面控制基督教。330年移驻拜占庭,名此城为君士坦丁堡。临死前接受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参见“历史”中的“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大帝约274—337Constantinus The Great古罗马皇帝。在位期间整顿官僚机构,革新军事、税制与币制。公元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325年在尼细亚召开第一次基督教主教会议,确定正统教义,使之成为帝国的统治工具。竭力巩固奴隶制,两度重申主人有权处死奴隶。鉴于帝国东部在经济上、战略上日益重要,330年迁都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参见“宗教”中的“君士坦丁大帝”。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