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君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君山

位于洞庭湖中,东距岳阳城水面15公里,与岳阳楼隔湖相对。君山之名,始见于晋郭璞《山海经注》:“君山,湘君之所游处。”次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洞庭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在此之前,名湘山,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名洞庭山,见于《山海经》。君山有大小山峦72座,称为72峰,山色青翠,隔湖远望,如黛眉,又如螺形发髻。古人题诗,多以此为喻。如唐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君山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多神话传说,如娥皇、女英以泪挥竹而成湘妃竹,秦始皇赭树封山,柳毅为龙女传书,至今留下二妃墓、封山印、柳毅井等古迹。此外,有朗吟亭,以唐吕洞宾“朗吟飞过洞庭湖”诗句取名;杨么寨,为南宋初杨么农民起义遗址。清《巴陵县志》记载,山上名胜古迹,共有四台、五井、三十六亭、四十八庙。自唐以来,描写君山的诗歌甚繁富,《巴陵县志》辑有《君山集》。君山的主要特产为茶叶。清光绪《湖南通志》记载:“巴陵君山产茶,嫩似莲心,岁以充贡。”现已辟为自然保护区。

君山

位于岳阳市区西南,为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岳阳楼遥遥相望,相距水程15公里。山体呈椭圆形,旁高中低,有大小72个山峰,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原名湘山,又名洞庭山,即神仙洞府之意。传说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成为湘水女神,称为“湘君”,故后人把这座山叫做君山。君山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历代迁客骚人在此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李白的“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等,都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了君山的独特风貌。据《巴陵县志》记载,君山原有36亭、48庙、5井、4台。清末和民国年间遭兵燹,先后被毁。现已修复的名胜古迹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朗吟亭、酒香亭、杨么案、射蜿台、望湖亭、香椿亭、龙洲井、飞来钟等。并新建有洞庭山庄、茶馆、酒楼。君山四面环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地肥沃,宜于竹类和茶树生长。竹类有斑竹、梅花竹、连理竹等数十种之多。茶树成带,青翠欲滴。君山银针茶,唐时被定为贡品,专供帝王饮用; 1956年在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被誉为“金镶玉”,为中国名茶之一。

君山

原名湘山,又称洞庭山、青草山。位于洞庭湖中,距湖南省岳阳市约15公里。呈椭圆形,东西扁长,南北宽约1.5公里,由72座小丘组成,海拔不足200米。多古迹,出名茶。


君山

又称洞庭山,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洞庭湖滨。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居此;另说秦始皇南巡泊此,故名。面积近1平方公里,有12峰,誉为12螺髻,最高处76.8米。四面环水,风景秀丽。更因有二妃攀竹洒泪,秦皇赭树封山、汉武求仙觅酒、柳毅下海传书、洞宾朗吟飞渡等传说而使名胜益著。历代诗人交相赞美,如李白的“淡扫蛾眉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等。山上异竹丛生,以斑竹最出名。君山又有洞庭茶岛之称,“君山银针”曾为贡茶。景点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龙诞井、秦皇封山印、飞来钟、朗吟亭、传书亭、酒香亭等,仙山琼廊,独有妙趣。1979年辟为公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