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君臣佐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君臣佐使principals,associates,adjuvants and messengers

古人对方剂组成原则的归纳。又称主辅佐使。它体现了方剂的结构和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黄帝内经·素问》中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君药 针对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主药。
臣药 辅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辅药。
佐药 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用于治疗兼证或次要证候;二是制约主药的毒性或烈性,也就是“因主药之偏而为监制之用”的意思;三是用作反佐,即在温热剂中加入少量寒凉药,或于寒凉剂中加入少许温热药,以消除病势拒药(“格拒不纳”)的现象,也就是“因病气之甚而为从治之用”的意思。
使药 方中的引经药,或协调、缓和药性的药物。
以主治脾胃湿阻的平胃散为例,方中的苍术性温而燥,除湿运脾,为君药;厚朴助苍术行气化湿,并能除满,为臣药;陈皮理气化滞为佐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均为使药。
一般君药用量多,药力大;其他药的用量和药力则相对较小。有人甚至强调,药量的多寡是区分君、臣、佐、使的主要依据。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互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至于一个方剂中,君、臣、佐、使各药药味的多少,《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但并非定数,应根据辨证立方需要而灵活配伍。
方剂中君臣佐使的药味划分,是为了使处方者在组方时注意药物的配伍和主次关系,并非死板的格式。有些方剂,药味很少,其中的君药或臣药本身就兼有佐使作用,则不再另配伍佐使药。有些方剂,根据病情需要,只须区分药味的主次即可,不必都按君臣佐使的结构排列。

君臣佐使

是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就是君、臣、佐、使的配合。君,是指方剂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是协助主药或加强主药功效的药物。佐,是协助主药治疗兼证或抑制主药的毒性和峻烈的性味,或是反佐的药物。使,是引导各药直达疾病所在或调和各药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汤治疗外感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而喘,骨节疼痛,脉浮紧。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桂枝是臣药,协助麻黄解表;杏仁是佐药,助麻黄平喘; 甘草是使药,调和诸药。

君臣佐使

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为古代医家假借封建王朝君、臣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方剂中各种药物之间组织配伍原则的一种学说。《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指方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臣是辅助君药或针对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抑制君、臣药毒性和峻烈之性或是反佐的药物;使是引导诸药至病所或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君臣佐使principals,associates,adjuvants and messengers

古人用以描述中药方剂组成原则的比拟词。它体现了方剂的结构和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君药是方中针对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由一至几味药组成。臣药是协助主药或加强主药功效的药物。佐药是治疗兼证或抑制主药毒副作用的药物。使药是引导各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后来将君臣佐使改为主辅佐引,即主药、辅药、佐药和引药。这样更为通俗和实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