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有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68 吴有性1592—1672明末医学家。字又可,江苏吴县人。崇祯14年 (1641年),温疫流行,遍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当时医生用医伤寒法治疗无效,死者甚多。吴氏深入疫区观察疫情,研究病源,认真探讨,总结诊疗经验,于1642年著成《温疫论》2卷,是我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记载了天花、白喉、鼠疫等传染病,并创立“戾气”学说。他提出温疫起因于“戾气”,人类和禽兽的温疫,均由不同的 “戾气”所引起。“戾气”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经口鼻侵入体内,使人感染。不同种类的 “戾气”,均可用药物制服。吴氏创立的 “戾气”学说,科学地论述传染病的病因、传播特点,先于人类发现病原微生物200多年,实为伟大的创见。吴氏并创用“达原饮”、“三消饮”等方剂治疗温疫。他的贡献在传染病学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吴有性中医温病学家。约生活于16世纪80年代至17世纪60年代。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人。创立中医温病学说。1642年著成《温疫论》一书,创立“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提出创见。在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被人类发现之前的200年,吴有性对传染病的特点的论述,十分可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